出了杭州火车站,乘公交151到湖滨。
早餐那两片饼干此时已经不知去向了,公交站点对面就是一家带外卖的酒楼,过去一看外卖的点心还真不少,荷叶粉蒸肉和粽子,那包裹着的荷叶和粽叶,发出诱人的油光,想着吃起来容易洗手难,也只能把眼光转向旁边那些吃完不用洗手的小点心上了。大包又松又白,要了两个大肉包,两个香菇青菜包,还有四个油煎葱油饼。
拐过街角,就望见迷人的西湖了。梅雨季还没有过去,阴阴的天空此时飘洒起毛毛细雨,这给风情万种的西湖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青雾。在湖边一棵百年香樟树下,找了一条长椅,拿出带着的一大桶矿泉水,一边望着西湖的梦景,一边嚼着香喷喷的大包,咬着葱油香气的油饼。香樟树的伞盖遮出一方无雨的天地,让我感到仿佛是在画中。一同去浏览西湖的还有朋友小胖,俩人将四个大包和四个葱油饼吃下之后,我们又去买了一个油饼、两个大肉包和两个豆沙包。这豆沙包和在上海经常吃的豆沙包很不一样,里面还加进了做八宝饭常用的果脯、青红丝和猪油,混着热热甜甜稀稀的豆沙糊,味道好极了。
吃过午饭,开始从湖滨一路南行。湖边的船夫们穿着统一的米色中装和咖啡色长裤,只是脸上乡气未改,凡是走过他们的游客都会受到他们不厌其烦的游说。一边走着,还有不厌其烦的年轻男女们操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或直冲或紧跟缠着你,推销着他的四十元或五十元的一日游,那些千篇一律的套话和背书式的广告语丝毫不能唤起我跟他们去游的愿望,只是让我产生了象是上海街头散发小广告的小孩们似的反感,我只想快走几步赶快离开他们,对实在难缠的我会停下脚步冲他说一句:“你给我做导游?我对杭州可能比你还熟悉呢”。每当这时,这些习惯于背书的销售员们就反应不过来了,先是愣愣地看着我,然后,悻悻的走开了。然而,湖滨一带的旅游促销员们太多也太密了,就像夏日的蚊虫,刚刚赶走了一拨就又飞来了一群,驱赶不尽。
走到断桥的时候促销蚊子们就明显的少了很多,夏季的断桥不可能见到她残雪时的美景,但是,断桥边成片的荷叶和荷叶从中婷婷玉立的荷花姑娘,却展示着另一种不像断桥残雪那么悲凉的、更具夏日风情的美。走过断桥,走上白堤,堤两边的长椅上坐满了三三两两的游客,时时飘来的雨丝和微风吹拂的柳条与湖中的轻波勾出近景,与远处的浓浓淡淡、层层叠叠的山景构成一幅和谐而浪漫的风情画,湖中荡漾着红顶蓝底的小船,动动静静的让人看的痴痴的不愿离开。堤边小西湖的水面离堤岸很近,也就一尺多吧,不少游客舍弃堤边的长椅而坐在堤岸的石板上把脚放在湖水里,我今天正好穿着一条大红的西短裤也不用撩裤脚了,皮凉鞋往旁边一放,把双脚伸进小西湖灰绿色的水中,湖水在涌动的时候,轻抚着脚面,把轻凉和爱抚带入我的心田。
走走坐坐看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白堤上的孤山入口平湖秋月处,不是夜晚也就只见平湖不见秋月了。孤山公园一路走,这里新增的几处雕塑,让我眼前一亮,西湖之美就在于自然的湖光山色与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和谐与融洽。再往前就到了放鹤亭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每每读来都让人觉得人好像成了不需要吃喝拉撒的荷花和荷叶,一句诗居然有让人清澈无比的联想,让人抛去所有的杂念而有了超凡脱俗的心思,这真是奇妙。有时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也未必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清凌空透的效果。孤山这边还有几处抽象雕塑,在碧绿的草地上,矗立着雪白的无主题石雕,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沿西泠印社的石阶拾级而上,仿佛突然从尘世中掉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石洞门、小石桌、瘦石塔,这里既能望到湖景又能享受到浓荫下的阴凉。坐在石桌边,望着湖面的湖心亭,真有种不想走的感觉。
不知不觉在湖光山水中,已经过去了四五个钟头。已是晚饭时分了,早就听说杭州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已经看了大半天了,此时很想去楼外楼再看一看。杭州也去了几十次了,楼外楼也走过不知多少次,以前总觉得这里车水马龙的背后很神秘,也很高贵。今天进去找了一张二楼的墙角处的小桌,邻着空调而坐,抬眼就能看到楼外的山和水,点了两个楼外楼的当家菜,西湖醋鱼和东坡肉,前者38元一盘,用草鱼做成,而后者装在一个小小的紫砂碗中,一整块9块8。另外,还要了一个有名的杭州汤“西湖莼菜汤”再就是香菇菜心和白米饭了,菜不多可吃饭的人不少,以至于厨房里鱼也断了档,好容易等齐了菜,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小时,西湖醋鱼可谓色香味俱佳,新鲜的鱼身上浇着浓浓的糖醋汁,让人味口大开。可惜香菇菜心中的菜心由青菜心换成了小白菜叶子,不知是没有青菜了还是以为吃饭的人不一定会去注意青菜与小白菜的区别。25元一份的莼菜汤相比它的鱼和肉来说还是显得太贵了点。吃着它那15元一盘的香菇白菜,心里算计着如果花15元到大卖场去买小白菜和香菇得话,那可能一个星期也吃不完,我不太喜欢到外面餐厅去吃饭,也感觉不到在那人声嘈杂的餐厅中,在服务人员时不时的过来给你换一下盘子的服务中,得到了多少享受。还是在家里吃饭实惠和自然。
饭吃好了,我的6点55的返程时间也只剩下了45分钟,从孤山上一路小跑的冲到K7路车站,又焦急地等了10分钟,车才缓缓地驶来。赶紧挤上去,心里喊着快快快,等K7路车终于到了火车站的时候,火车也已经开动了。没有赶上南站首日的末班火车,很是遗憾。排着长长的队伍,签到的是一小时以后的5198次慢车,车型和开往南站的N528次返程车没有任何区别,只是3小时33分钟的车程比原来慢了一倍,还要从上海站乘汽车回去。
上了火车之后,才感到与原来的返程车只能买到站票不同的是这里有许多车箱是全空的,其余的车箱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成条的空位子,已经不是找一个坐位而是找一个铺位的问题了。列车很快就开动了,孵在空调里,躺在长椅上,翻着今天还没有来得信及看的《新闻晨报》,心里想着那个古老的故事——塞翁失马,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错过了未必就是坏事情。
列车比原定的11点34的到站时间提前20分钟进站了,这对已经习惯了晚点的我们来说,觉得是个意外的惊喜。尽管这样,出了站还是只能坐夜宵线了。两部车子换下来,到家已是26日凌晨一点了,一日游成了两日游。差了4分钟错过了开往南站的末班火车,结果晚了4个小时到家。
回来想想觉得很有意思,一天的流程象是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