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白门楼吕布殒命”
曹操领兵夺徐州,刘备等人,作为曹操的小跟班。徐州本来是刘备的,但曹操始终对徐州情有独钟,一直想纳入自己的麾下,终于得逞。
这个章节,在三国演义里,写的比较精彩。把男人、女人,各路豪杰,英雄本色,各人的心思,各怀的鬼胎,都写的淋漓尽致。
吕布有勇无谋,属于“独勇”,武功高强,罗贯中给的定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三国的前部分,很多篇章都给了吕布。
吕布,算个枭雄,一个狠人,到处认干爹。谁给好处,跟谁走,没有做人的底线,在他眼里,没有“忠、义、礼、智、信”的任何操守。
但他能在三国里活这么久,能做出“风搅雪”式的作为,还是因为他个人,有一身的本领,这点不得不否认。
我把他,用现代人的说词,变通一下,吕布就是一个“渣雄”,人人恨而诛之,但没有机会前,就是诛不掉,气人不。
曹操、刘备合伙围吕布,在下邳,吕布自信,不听陈宫劝,真是猪头将军。
看曹操这个人,听得去建议,是取胜的主要原因。
曹操本欲退兵,荀攸就说“不可,吕布屡败,锐气已堕,军以将为主,将衰则军无战心。”
反观吕布,与妻妾痛饮美酒,自己照镜子时,惊曰“吾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
我看到这里时,不禁喷出一句骂人话,“他妈的”。
男人不成气候时,就怪罪女人和美酒,这样的人,非男人的本色也。
整个三国演义,也是一部喝酒的场景。出征喝壮行酒,归来喝庆功酒;讲和时喝团结酒,撕破脸喝绝交酒;兄弟相见喝感情酒,得一勇将喝接风酒……人家喝酒就没事,哪怕如张飞样因喝酒丢了徐州,也没有怪酒,只怪自己无用,偏你吕布就“酒色伤矣”,实不可取。
下属想喝酒,又怕被斩,找吕布试酒,差点被杀,求情后被杖打,总能不怀恨在心,就有了“献门擒布,先盗马与曹公”,。
接下来的发展,“已生擒吕布矣”!
吕布终其一生,真是可了惜。
用佛家的话讲,吕布是自作孽不可活。
顺带说说陈宫,辅佐吕布,一生贤良,有勇有谋,对吕布过于愚忠,而又清高,不奉二主,值得敬佩,但不敢苟同。如果能为天下苍生着想,为国泰民安,尽心出力,总比一心赴死,要有价值。
吕布在求生时,拜托刘备向曹操说情,“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点头,意思是肯定帮忙。
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何如?”。
刘备是这样说的“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意思是说,吕布把丁原杀了后,投奔董卓,后又把董卓干掉,而且都是吕布的干爹。刘备是提醒曹操,吕布忘恩负义,以后难免受其所害。
刘备的进言,太有杀伤力,吕布不可能被留活口。
看到这里,刘备更是个狠人,杀人诛心,逮着机会,决不给他人留后路。
吕布死前,留给刘备的话,大骂刘备“是儿最无信者!”
刘备对吕布,补刀又撒盐,吕布不死都不行。
吕布的大骂,在刘备心里,何足挂齿,即便是“大耳儿”,总比留个后患强。
吕布的死法,曹操的做法,刘备的话法,把社会和人性表演的极致,若放在当今社会,又让人噤若寒蝉。
所以说,若没有大的聪明才智,不要进入大圈子,不要想着有大作为,做个普通人,糊弄口饭吃,就可以了。
2024年12月12日小记于安徽
简评“白门楼吕布殒命”
简评“白门楼吕布殒命”
曹操领兵夺徐州,刘备等人,作为曹操的小跟班。徐州本来是刘备的,但曹操始终对徐州情有独钟,一直想纳入自己的麾下,终于得逞。
这个章节,在三国演义里,写的比较精彩。把男人、女人,各路豪杰,英雄本色,各人的心思,各怀的鬼胎,都写的淋漓尽致。
吕布有勇无谋,属于“独勇”,武功高强,罗贯中给的定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三国的前部分,很多篇章都给了吕布。
吕布,算个枭雄,一个狠人,到处认干爹。谁给好处,跟谁走,没有做人的底线,在他眼里,没有“忠、义、礼、智、信”的任何操守。
但他能在三国里活这么久,能做出“风搅雪”式的作为,还是因为他个人,有一身的本领,这点不得不否认。
我把他,用现代人的说词,变通一下,吕布就是一个“渣雄”,人人恨而诛之,但没有机会前,就是诛不掉,气人不。
曹操、刘备合伙围吕布,在下邳,吕布自信,不听陈宫劝,真是猪头将军。
看曹操这个人,听得去建议,是取胜的主要原因。
曹操本欲退兵,荀攸就说“不可,吕布屡败,锐气已堕,军以将为主,将衰则军无战心。”
反观吕布,与妻妾痛饮美酒,自己照镜子时,惊曰“吾被酒色伤矣,自今日始,当戒之”。
我看到这里时,不禁喷出一句骂人话,“他妈的”。
男人不成气候时,就怪罪女人和美酒,这样的人,非男人的本色也。
整个三国演义,也是一部喝酒的场景。出征喝壮行酒,归来喝庆功酒;讲和时喝团结酒,撕破脸喝绝交酒;兄弟相见喝感情酒,得一勇将喝接风酒……人家喝酒就没事,哪怕如张飞样因喝酒丢了徐州,也没有怪酒,只怪自己无用,偏你吕布就“酒色伤矣”,实不可取。
下属想喝酒,又怕被斩,找吕布试酒,差点被杀,求情后被杖打,总能不怀恨在心,就有了“献门擒布,先盗马与曹公”,。
接下来的发展,“已生擒吕布矣”!
吕布终其一生,真是可了惜。
用佛家的话讲,吕布是自作孽不可活。
顺带说说陈宫,辅佐吕布,一生贤良,有勇有谋,对吕布过于愚忠,而又清高,不奉二主,值得敬佩,但不敢苟同。如果能为天下苍生着想,为国泰民安,尽心出力,总比一心赴死,要有价值。
吕布在求生时,拜托刘备向曹操说情,“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点头,意思是肯定帮忙。
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何如?”。
刘备是这样说的“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意思是说,吕布把丁原杀了后,投奔董卓,后又把董卓干掉,而且都是吕布的干爹。刘备是提醒曹操,吕布忘恩负义,以后难免受其所害。
刘备的进言,太有杀伤力,吕布不可能被留活口。
看到这里,刘备更是个狠人,杀人诛心,逮着机会,决不给他人留后路。
吕布死前,留给刘备的话,大骂刘备“是儿最无信者!”
刘备对吕布,补刀又撒盐,吕布不死都不行。
吕布的大骂,在刘备心里,何足挂齿,即便是“大耳儿”,总比留个后患强。
吕布的死法,曹操的做法,刘备的话法,把社会和人性表演的极致,若放在当今社会,又让人噤若寒蝉。
所以说,若没有大的聪明才智,不要进入大圈子,不要想着有大作为,做个普通人,糊弄口饭吃,就可以了。
2024年12月12日小记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