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已过迎立夏
(2024-04-24 15:07:11)
标签:
杂谈 |
谷雨已过迎立夏
中午,得闲坐一会,想记录一点文字,不然就荒废了习惯。其实,也不会,习惯的养成几十年,荒废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像人,性格的养成,到六十岁后,再去扭转,怎么可能会有变化。习惯成自然,会跟着人一辈子,各色人,除非年轻人,稍微上了年纪后,基本不要去劝人家,没有必要。但要明白一个定律,人的优点和缺点并存,多看优点,一切都很耐看,都很顺眼,反之,就糟心了。我为什么一直都很推崇“阳明心学”,就源自于我个人的认知,很受益。
最近,在看《王明传》。王明,原名陈绍,后改为陈绍禹,字露清,安徽金寨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9日生于金家寨镇下码头。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政治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曾犯过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内这两次错误路线的代表。1974年3月27日病逝于莫斯科。
王明所犯错位,给我当我军,早期造成重大损失,是个历史的罪人。但从个人成长经历来说,在金寨还流传着王明小时候的故事,比如说他聪明,勤劳,有才能,出口成章等,待我看完《王明传》,在细评。
还是最近,我跑来跑去,东奔西走,忙的不亦说乎。
忙着好,没有复杂的心思,我这个人,一直以来,做人做事都追求简单,所以,我心思不重,让我“忙并快乐着”。时常,也有脾气,但大多数时候都把脾气压下去,比如对自己的孩子不努力读书,对待工作上的事,有脾发不出,把气憋回去,有人讲,压着脾气是本事,我只“呵呵”,因为没有办法而已。人到中年,追求中庸,我很佩服从从容容的人,遇人遇事,不惊不诈,一切都顺其自然,从中庸里,认清人就是凡夫俗子,可是,我有时候做不到呀。像前面的记录所讲,与人的习惯和性格,息息相关。
谷雨已过,快要到立夏,然后就是端午。古人的聪明才智,果真厉害,围绕人的快活,为“人”的思想,这些节气,让劳碌的人们,歇歇脚,在节气里吃吃喝喝,比如立夏吃蛋,喝酒;端午吃粽子,喝酒;中秋吃月饼,喝酒……这些节气,才是以人为本。劳碌一生,做牛做马,该吃吃喝喝,不然,一生的枉活,实乃可惜。想到这些传统节日,我们现在人,就应该双手合适,向古人行跪拜拜大礼,不然就对不起人家创造的这些好日子。
谷雨后,因出差,出了一趟远门,然后抽空回老家一趟。回去时,正逢儿子放假,我们父子两没有多说话,他上他的学,我做我的事,互不干涉,但我心里知道,儿子对我,是有些“怕”的,所以,为了缓和父子关系,我懒得搭理他,虽然读书是山里孩子的一条出路,做大人的做好后勤保障,其它就靠儿子自己了,所以,我以后会减少啰嗦。
回老家,还得空喝了一场喜酒。这几年,喜酒喝的少,我们的下一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多喝喜酒,就是家族兴旺的表现,所以,一遇喝喜酒,我就开心的合不拢嘴。
生活是美好的,这是向往;真正的生活,怎么可能都美好,但这是人的追求。从我的少年到青年,直至现在到中年,我对生活的愿望,这个初心,始终没有变。一路活过来的艰辛,心酸,难受,都与汗水一起流淌掉,剩下的存着阳光,积极,坚韧,这份毅力一直都有,支撑着自己,或说点冥想的话,还算有颗“灵魂”。
我老家,全是大山。这个季节,茶树的嫩叶疯狂的生长,一口好茶都藏在叶子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已经怒放,点缀在绿色之间,让庄严的大山有点灵气。由于政府修路投资大,盘山公路蜿蜒起伏,各镇各村,路路相通,让过去相互被阻隔的大山联动起来。大山从冬季里,充满生机的活过来,鸟叫的欢,河水流淌的更响,人的欢笑声更多起来……我出门了,但老家是我的根,生活很平淡,但很有意义。
好好活吧!
2024年4月24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