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民工写博
民工写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585
  • 关注人气: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夏”来后等“小满”——杂记

(2023-05-07 17:08:56)
标签:

情感

“立夏”来后等“小满”——杂记

1

新冠阳过后,身体一直不舒服,能吃,不能运动,稍微使劲,喘的厉害。由于不能运动,又胖了。在忙碌,也没有好好休息,成天总觉得疲惫不堪。后来,又感冒,别人都说我是“甲流”,如果真是,我每次都没有逃掉,被病毒沾染上。

“甲流”,断断续续折腾我两个多月。咳嗽,有段时间,似乎要把肺都咳出来,一声接一声,别人在旁边听着,是噪音,更替我难受。还有痰,从嗓子眼里崩出来,真是恶心人。能出来,算幸运,最痛苦的是,粘在嗓子眼,直咳嗽,痰就是不出来,堵着。

就这样难受,两个多月时间,说不长,也不短,吃了很多药,也用过各种方子,都不管用。

此期间,肾结石发作,痛病,真要命。

半夜里痛,没有当回时,到凌晨,确实扛不住了,坚持开车到医院,打一针止疼针,再做检查。

止痛针有效果后,感觉人世间真美好。然后,做彩超,确实石头卡在管道口,可以碎。从凌晨等到八点做,碎石科医生来上班后,一手交钱,一手碎石。碎过后,按照医生的交代,到小诊所挂消炎水,连续挂三天。

已经过去半个月,也不知道碎过的石头排出没有,反正是不痛了。只要不痛,一般我也不关注。

同事知道我的肾结石后,从家里带来“金钱草”,一种草药,同事家里种的,让我熬煮,平时当水喝,可以预防结石,我在喝“金钱”水。

最近,身体逐步恢复。不咳嗽了,嗓子里也没有痰了,腰也不再痛,整个人精神饱满,来了劲。

今天,收拾卫生,把很多药,消炎的,止痛的,化痰的,统统归拢到一起,扔到垃圾桶,病去如抽丝,药去人安心。

以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喝水,尽量不吃药,养养身体,顺气自然,努力按照自然规律,顺应地生活。

2

购买了一本书《听凭风雨来——老詹人生的七个拐点》,作者詹国枢,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七十多岁。

这本书,我送给女儿。该书的内容,我大部分在詹老的公众号里读过。我喜欢读年纪大的人写的文字,因为年龄到了古稀之年,看透人生百态,文字朴实,讲的故事真实可信,留下的经历,像踩出深深的痕迹样,能指引路径。

文字没有花言巧语,都是真知灼见,他在自序里写道“我的一生都在证明八个字:大命由天,小势可为。可不是吗?老詹人生七个拐点中的任何一个拐点,都若隐若现地会有‘大命’的存在与制约,也都会有“小势”的努力与改变”。他写自己插队,然后恢复高考读书,后来调到北京,挂职做副市长,升迁,最后退休等。

虽然是他人的经历,其实就是人生,涵盖了他们这代人,这代知识分子,在现实里、社会里、环境下、感悟着,在文字里得以体现。其实,归根结底,大命也好,小势也罢,都是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往复循环,获得心智的锤炼。

3

每次回去,都要回去老家。

这么多年,回去县城,心里似乎不踏实,只要进山,回到小山村,才有回家的感觉。

自父母过世后,老家其实没有太多的牵挂,只剩下一栋老屋,还有点水田和山场,其实搁在哪里,不会丢失,但我每次回去,不是为了这些,而我只要把车子开进村口,我的心似乎就变的更加舒坦,心灵好像得到安慰。

我的家乡金寨,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好,青山绿水,道路通畅。过去,大山是阻隔,现在是“金山银山”。

到金寨,要进山,不进山,等于白来金寨。山里水好,空气好,花好,人更好。

我不好意思夸自己的家乡,但有人到金寨后,自有评价。当然,这些景色,拜自然所赐,山山水水,世世代代都在这里。

转载一篇写金寨“立夏节起义”的文章: 彪炳史册的立夏节(商南)起义

九十四年前的今天(1929年5月6日),在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领导下,金寨西部的汤家汇、南溪、斑竹园、吴家店等地区(当时属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地区)爆发了彪炳史册的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并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一、起义背景

商南地区(今金寨南溪、斑竹园等地区)地处鄂豫皖 3 省 4 县的结合部,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极为残酷,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号召,推动商南地区尽快开展武装起义,1929 年 4 月,党组织将商城南部、罗田北部和麻城东部划为特别区,成立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直接领导起义,徐子清任书记,李梯云、徐其虚、周维炯、肖方等为委员。鉴于商城反动政府加紧扑灭商南地区的革命火焰,在各地不断“清乡”,党组织和革命力量随时可能遭受破坏危险,1929 年 5 月 2 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太平山穿石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发动武装起义。会议修改了起义计划,把原定于中秋节起义的时间提前到 5月 6 日立夏节。会上成立了起义指挥部,推举徐子清、肖方任正副指挥,周维炯负责军事,廖炳国负责联络。

二、起义经过

1929 年 5 月 6 日立夏节晚,各暴动点同时行动。驻丁家埠的乐区民团,由担任民团教练兼班长的中共党员周维炯以值星班长身份,要求“节日内务整齐”,令团丁将枪支弹药集中挂在墙上,然后安排共产党员田继美为起义时的岗哨。晚上民团举行节日会餐,周维炯让共产党员们有意轮番劝酒,把反动的副中队长张瑞生和不可靠的团丁灌醉后,立即动手逮捕头目,收缴武器,集合全体团丁讲话,号召他们跟着闹革命。30 多名团丁绝大多数自愿留下,丁家埠民团起义成功。接着,周维炯派人赶到汤家汇,从乐区民团第二队队长杨晋阶家中强行取出10 多支枪,活捉并处决了县里派来的一名“清乡”委员。当天夜,牛食畈、汤家汇、李家集、南溪、吴家店、包畈、斑竹园、沙堰、沙河、西河桥等 10 多处民团和农民武装起义同时举行,并获得成功。起义后,整个南溪、斑竹园、吴家店地区基本上为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武装所控制,农民群众欢欣鼓舞,纷纷集会,庆祝起义的胜利。

 

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各地分别成立临时革命政权性质的农民委员会,建立农民赤卫军、游击队,打击地主豪绅,开仓分粮,扩大起义的胜利成果。

、组建主力红军

立夏节起义的胜利,使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地方民团惊恐万分,立刻组织进行武装反扑。为保卫革命成果,党组织决定组建主力红军。

1929 年 5 月 9 日,各路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朱氏祠。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大河湾主持召开有数千人参加的大会,庆祝起义胜利。会上公审处决了官僚地主罗维楚,并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子清,副师长漆德玮,师党委书记兼参谋长徐其虚,政治部主任李梯云,初辖第九十七团、九十八团和特务营、炸弹队,全师共 200 余人。随后又组建学兵队、军需处、红军医院、兵工厂等机关。5 月 10 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和红三十二师领导人在斑竹园文昌宫召开会议,决定迅速扩大红军,发展赤卫队,实行武装割据;健全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临时办事处;广泛发动群众,收缴地主枪支,安定社会秩序,打土豪分田地。会后,赤区临时办事处在南溪黄鹤湾成立,徐其虚兼主任,詹谷堂任副主任,领导地方工作。

红三十二师是豫皖边区诞生的第一支红军部队,成为红一军、红四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重要源头之一。红三十二师成立后,立即开展武装斗争,打击当地反动统治势力。在赤卫队和广大群众的支援下,红三十二师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罗李“会剿”、豫皖“会剿”、徐夏“会剿”,到 8 月间发展到 300 多人。10 月初在南溪成立商城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商南各区、乡、村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至此,以吴家店、斑竹园、南溪为中心,纵横近百里的豫东南苏区开始形成。

立夏节起义是鄂豫皖边区首次取得全面胜利的革命武装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商南地区的反动势力,极大地鼓舞了豫皖边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