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思绪绪似有千言万语洋洋洒洒终究纸宽笔短——杂记

(2023-02-03 16:01:07)
标签:

情感

思思绪绪似有千言万语

洋洋洒洒终究纸宽笔短

——杂记

1

家是什么?很多人会说家是避风的港湾,一家团聚的地方,是的,不管怎么说,都没有错。

我最近,观察的现象,让我对“家”的概念有着新认识,家不光是团聚,而是人精神托底的地方。

新年了,人们都往回赶路,从工作的单位、从学校、从军营、从工地……回家,或回老家,不辞辛劳,在进家门的时刻开始,心里充满高兴和欢乐。

我看到的现象,要举例说明,才能支撑我的观点。

这样的例子,真实可见,不管是在农村或城市的家庭,姐弟间相处的日子,偶然会爆发“战争”。今年,我就遇到,一位姐姐,毕业后已经当老师,在春节回家过年时,与还在读初中的弟弟干架。干架的场面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还使用上棍子,结果姐姐被弟弟摁在地上,无法动弹,但弟弟手下留情,对姐姐做出很大的让步。最后,在大人的干预下,姐弟两的“战争”总算平息。

姐弟两的“战争”,让我想到“家”的意义。还是拿这个例子来分析,姐姐已经做了老师,为人师表,在工作的单位应该斯斯文文,做着学生的表率,在家长眼里是个好老师,在同事眼里是个好骨干,在校长眼里是个好人才,在亲戚朋友眼里是个好榜样,回到老家后,为什么还会与读初中的弟弟“干架”?因为,回到家里不用伪装,回到家里可以让思想随意放松,回到家里可以做个真实的自己,家是个“归心”的地方。

姐姐能与弟弟干架,其实是姐姐爱着弟弟,看着弟弟不顺眼,就想教训一下,但没有反应过来的地方,弟弟猛然间长大,已经打不过弟弟,还得弟弟让着。怪就怪在,在大家都小的时候,姐姐养成“教训”弟弟的习惯,而今,姐姐初心依旧,而弟弟成了小大人,所以“战争”反转。

由这个案例,剖析“家”的意义,几千年来,一个家庭养儿育女,兴旺发达,门丁兴旺,家规家训,及家风的传承,有精神上的家文化,有物质上对富足的追求,但根本,家的小团体,就是一个人回归“自我”。

在家里,无遮无掩,展示着自己的“本性”和“本心”,全然地,在节假日回家,做几天真实的自己。每个人,不管多大岁数,其实都有一个童心,都是个孩子,可以天真烂漫,天真无邪。

但没有办法,在融入社会后,为了生存与生活,为了所谓的发展与发达,为了理想和追求,人们开始戴上各色面具,身上披着盔甲,把真实的自己藏着掖着,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精神上,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有的人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虚伪”的事,为利益不择手段。

只有在回家,或回老家的时候,千千万万的人和千千万万的家庭,众生们,在家里,才能够“安分守己”,才能有敬畏心,不管是“性本善”或“性本恶”,也才能做真实的人,做真实的自己。

所以,家不光是团聚的地方,家是心灵回归本真的地方。家里,让人无忧无虑,让人没有挂碍,只要回家,每个人其实都是孩童。

从我亲眼所见,姐姐与弟弟发生“战争”的案例,可知家庭的重要,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如果不是家庭的存在,姐姐与弟弟发生“战争”的机会都没有,更可贵的是,“家”让人活的舒服,让人精神飞扬,想欢乐就欢乐,姐弟两想“动手”就动手,动不过的时候,相互也要掂量掂量,但过不会儿,又一起玩得嗨。

我对“家”的理解,从这场“战争”开始。有些新认识,比孔老夫子说的肤浅,没有什么大道理,很多人应该与我感同身受。我们重视家庭,源于我们简单朴实,而回家时,心情最轻松,但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另当别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