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雪以至迎大雪——读书杂记

(2022-11-24 20:56:40)
标签:

情感

小雪以至迎大雪——读书杂记

 

几本书,交叉的翻阅。

钱颖一著的《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我以为是一本专著,原来是已发表的多篇论文,集结成书。人家是海归,多所大学任教,抱着满腔热情回国,研究现代经济与中国经济改革,文章有点看头,经济术语有点拗口,抬出自己多个导师的名字显得获得真传,再自己发明几个经济词汇再显得有所创新。书值得看,一本闲书,我看了一丁点儿,陷入一种思考,经济学家,一般混饭吃的多,而有真知灼见的凤毛麟角。经济与政治,经济为政治服务,政治通了,经济也就一通百通,光谈经济,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是个政治问题,如果是政治经济学,倒值得研究。这本书,我还会翻阅,没有看完,还不敢多议论。

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让我看的有味道。稻盛和夫是日本了不起的企业家,应该是十多年前,在企业里学习和实践过“阿米巴式经营法”,当时我的理解就是网格化,各个节点都是经营,后来学着学着,不了了之。《活法》这本书,第一章就吸引了我,混乱的时代追问人生的意义,比如有段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宁的时代,世道昏迷,看不清前途。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很空虚;衣食是丰足的,礼仪却很欠缺;行动是自由的,感觉却很闭塞;只要肯努力,说明都能得到,说明都能做成,但人们却消极悲观,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闻。”这段话,说的是日本,而似乎也是现在的中国。这本书开篇一问,“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老先生,从他自身的角度和经验,阐述人的“活法”,作者从灵魂,讲到哲学,全是正能量。带着思考阅读,人的“活法”,我们的老祖宗就讲的很清楚,“好死不如赖活”。

这本书会看完,我们现在的人,需要“正能量”支撑着人的精神,不然会消极。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我早就想看,今年购的此书,甚是欣喜。这本书,描述的是解放前,作者所了解的乡村。文字读来生动活泼,乡土生活描述的活灵活现,更主要的是作者带着思考,对乡土社会进行分析,而且根据这些,指出对“愚昧”的根治见解。了解中国,而非城市,不管到什么时代,都是在乡土,在乡村。不说书的内容,就说作者的精神,如果不走入乡土,怎么可能会写出“乡土中国”。稍做比较,现在所谓的知识分子、专家、精英们,有几个真正能走入乡土,走进乡村,真正的接上地气,我想,难得有这样的人。

教员的《MZD选集》,我翻阅到第三卷,只看教员四九年前写的文章,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是不敢评教员选集的,就像有一套书,教员《点评古今人物》,作者也只敢“试析”,而我山野莽夫,更不能评。教员的“农村调查的序言”、“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这些宏篇巨著,文章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文章主题只分对和错,观点只有好与坏,见解只有我们和敌人,对认识和判断绝不摸棱两可,事理清楚,方向明确,旗帜鲜明,教员不亏为教员,不亏为导师。有段时间,企业流行“向我党学管理”,其实教员的选集,不管你是什么党派,什么学识,什么阶层,都可以读一读教员解放前写的文章。

  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稻粮谋”,通俗的讲就是为“糊口”,孜孜不倦,躬身劳作。为吃饱,为穿暖,这是正常的需求。忙里偷闲,看点小书,把脑袋里的水挤些出来,增添些混沌中的乐趣,而书里能有颜如玉,能有黄金屋,即便是虚幻,也是好事。

最近读点书,不枉这一个一个的汉字,充实点平淡的生活,而总不能时刻都为“稻粮谋”,难道就为吃饱饭。

哎,吃饱饭真的很重要。吃饱了,才能精神精神。

20221124日于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