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艳阳高照,万物入秋

(2022-10-12 16:36:08)

艳阳高照,万物入秋

今天,得空的时候,想记录点文字。

天气,艳阳高照,皖北平原,秋粮颗粒归仓,农机在田野里穿梭,开始播种小麦,忙碌而繁荣的景象。

多年了,我来到皖北,从偶然吃面食,到现在可以顿顿吃;吃惯各类小菜,到现在常把喝各类的汤挂在嘴边,比如羊肉汤、牛肉汤、狗肉汤、沙汤、胡辣汤等;我过去还算标准的普通话,开始参杂着北方口语,比如“照”、“排场”、“不吊照”、“得劲”等,这些的改变,对于我,被逐渐的熏陶,我觉得蛮好。

皖北地区,人口稠密,在乡间,除了村庄,就是成片的麦地。我在皖北的朋友里,经常忆苦思甜,说过去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我有些不相信,这么多的土地,到处都可以种庄稼,随便种些作物,不至于饿肚子。我们山区,土地少,而且土质稀薄,口粮不够,每年青黄不接,上顿不接下顿,那才叫真实的饥饿。比贫穷,朋友之间谁也没有说服谁,后来,我们总是畅想着现在和未来。

现在的皖北,土地广袤,淮河岸边,就是个大粮仓。每每看到这些收获的精致,我都馋的流口水,并且心潮澎湃。“家有余粮,心里不慌”,挨过饿的人的危机感,我在皖北被治愈,虽然我说的有点杞人忧天,但我看到庄稼的丰收,就是很踏实。

说皖北,不得不提到曹操、庄子、华佗、管仲,还有个老子等。有人雄才大略;有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主张天人合一,清净无为;有人治病救人,悬壶济世;有人反对空谈主义,求真务实,这些人是古代的先贤,在皖北地区数不胜数。

这些古人先贤,有没有给后代留下皖北人的基因,我想是留下来的,不光影响着皖北本地人,还影响着全国,比如老子的思想,道家的延续等。

各地人都有各地的特色,就比如各地都有各自的本帮菜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人的相互融合,交流,碰撞,汇集到一起,所以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大家都说皖北人豪爽,与人相处肝胆相照,做事风格侠肝义胆,从读古代的书“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描述,就可以感受到,不拘小节,豪迈冲天,粗中有细,能屈能伸。虽然“三国演义”里,对操作有所丑化。从我看的“杂书”里,关于对曹操的评价比较高,能文能武,管人有术,治国有方。从古至今,曹操应该代表着皖北人的特性,有着些“基因”。当然,世代造就人,但人的基本的特性还是有点儿。

我说皖北“人”,只是蜻蜓点水,做些浅显的认识。过去,外地人对皖北人印象不好,是由于大环境造成,大多数家庭陷入“绝对的贫穷”,人口众多,只能到外地讨吃得。为了吃口饱饭,时常做些让外地人讨厌的事情,这些都在所难免。

现今,真实深入到皖北地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会让人改变看法,皖北人非常淳朴善良,与外地人比,一样的文明和有素质,人家在大踏步的追赶,而外地人自认为的“优越感”,如果止步不前,可能会被皖北人比下去,这不是没有可能。人的改变,带来了环境的改变。皖北地区的营商环境,都在向好改善。皖北也想富起来,也想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在皖北生活和工作的外地人,能真切感受到。

皖北地区,离我老家皖西比较近,我们金寨大别山区,巍峨的大别山,就像皖北地区的后花园,从皖北到金寨只有两三个小时。当年,我们金寨的开国中将皮定钧,中原突围,从大别山跨淮河,到达皖北平原,突围出国民党的包围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后来授衔时的故事“皮有功,少升中”,让皮旅一战成名,所以说,金寨与皖北有着深厚的渊源。

这几年,我一直在安徽,待在皖北,去明光或凤阳,越了解安徽越觉得安徽不得了,做个安徽人很值得骄傲,待以后,我的记录里,多“叙叙”我们安徽,用我民工的眼光看安徽。

2022年10月12日中午记于亳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