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绪飞跃万水千山——谈点“感性”与“理性”

(2022-07-12 17:04:13)
标签:

情感

思绪飞跃万水千山——谈点“感性”与“理性”

我总是在忙忙碌碌里,找出一会儿时间,让属于自己的思绪得到归拢。

一直以来,多少年里,哪怕在不顺心如意时,都一贯如此。

自我的评价,经历多年的省悟,我自为是个理性的人。越认为的理性,倒头来,其实全是感性。容易激动,容易多愁善感,容易用心灵感知事物,而做不到知行合一。

就因为感性,而往理性上靠,纠结,还乐此不疲。

岁着年龄的增加,个人的心情,也就无所谓,懒得再在乎。

做人,还是感性点而好,因为此生,不会遇到太多的坏人,而更多的都是平常人,带着善意的人们,如果都理性的相处,就显得硬邦邦,冷冰冰。

感性,充满情义,有人情味,善解人意,连空气中都能飘散着润滑的雨露,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温馨,冬天里能温暖如春,夏季里如吹来的微风,让人满心欢喜。

读古人的文字,文如其人,能让人念叨而不被忘记的文人或士大夫,多数都用最大的感性来抒怀。

如果没有感情,怎么可能写出那么优美,而充满情感的语句。如果让一个理性的人去写,只能是做记录的“史官”。此等的“史官”,只能剖析真相,还原根本,而没有什么感情,是用文字堆砌的史料而已。

如果真读《离骚》,如果不怀着情感,怎么可能写的感人至深。如果读李白和杜甫的诗,一个要是没有真情流露,怎么可能豪迈的可以上天;一个如果没有真感情,怎么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清照如果不是感情丰富,怎么可能写出“无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些人,都不是理性的“东西”,而都是感性的“人物”。

我们的领袖,更是家国情怀在胸,如果没有真感情,怎么可能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在传统的经典里,比如道德经,弟子规,虽然有很多条条框框,让人遵守规矩,但文字里吐露出的善意,都是让人有情感,或者说让人具有感性的本质。

确实有一种说法,“理性”让人讲原则,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没有什么错,而非要与“感性”分辨出个子丑寅卯,大可不必。

讲感性,其实也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原则,与理性其实一脉相承,感性与理性就是孪生兄弟,看怎么把握,怎么交替运用,就这点儿的差异。

社会的多元,人性的复杂,人与人品性的区别,所受教育的不同,价值观的形成,经历的迥异,千差万别。人与人,怎么可能都一样,怎么可能都千篇一律,我们只能用感性的思维融入社会,用理性的判断守住底线。

而更多的,能用感性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看到社会的温暖,感受人心的热度,用理解的角度感知对方,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一下问题,温情脉脉,含含蓄蓄,也是多么地有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而频添对美好的向往。

我就是个感性的人,之前,似乎也理性过,回头整理思绪,还是感性占据优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自有各自的活法,各自有各自的认知,个人只说个人的观点,自认为的好与坏 ,都是属于自己,切莫强加给别人。感性也好,理性也罢,适合自己就行,都无伤大雅。

思绪飞跃,像飞鸟展翅,想自由飞翔,跃过千山万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个“还”,让人欲罢不能,让人欲哭无泪。

一个“还”,终于让人有点悟透。

一个“还”,让人绕过多少弯弯,终于恍然醒悟。

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