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天气一丝凉,人情万般暖
(2021-11-19 19:25:17)杂记:天气一丝凉,人情万般暖
好久不写东西,更写不出长文,而有着习惯,给自己的行走轨迹或思想留点记忆,在得闲的时候,还是想记录点。最近,我总会想起读过阳明先生的书,而我不一定懂得心学的要义,而内心就是泛起这个想法,事有心生,一切皆心。心静,一切就静;心动,一切都动。浅显的认识,必然也会隐隐地影响到我。
1
不生气,不动气,其实过去我也在就有这样的思想,但遇到动气的时候,还是刹不住车,暴躁、硬话、争吵,论个输赢,为占个理面红赤耳,当时爽,而后迷茫。动气,就像动了胎气,终究会有阵阵的疼。
渐渐地,不想动气,也不想争气了,感觉很好,任凭你狂风暴雨,我亦巍然不动。如果非要动,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真要躲不起,就随风而去。
我这样的转变,不是怕、不是懦弱、不是灰心,而是觉得舒心,像一座肃立的佛像,看众生百态,心里图个乐。
自己的定力,不受旁人的影响,不受恶劣环境的同化,我敬佩这样的人,我亦学着做这个这样的人,直至到老。
我喜欢弥勒佛的样子,我心生念想,笑容和肚子,不是刻画,能够真实存在。
2
一个月前,我想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当时准备记在本子上,结果来个电话打断,待我再回想时,一直想不起来。后来,我脑子就萦绕着这个事,好像是个很有哲理的一个故事,在我脑袋里闪念,怎么就忘记了。越使劲想,越模糊,到现在我都挂念着这个事,可惜,一点头绪都没有摸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如果冒出些自认为有意思的故事,要及时记录下提纲,搁着,等空的时候再描述和丰满。
我所记录的事和想法,都是自个儿的经历,绝不胡编乱造。
我认为很有意义,有时候天天记,有时候间断着记,但都能串联起已流逝的人生。
讲到这里,我自己儿都笑了,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进城是工人,回乡是农民,只因为我们太“低端”,而难得有旁人记,自己记自个儿的事,也属不易,打消了不好意的想法。
套用一句话,傻或不傻,我都在这里。
3
如果去皖北,天天吃面食。回到皖东,天天米饭。回到皖西,大米面食交替着吃。我都能适应。
只要能吃的食物,我从不挑食,好待承。
大多数人,只要说自己适应能力强,一般都来自苦寒之家,因为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和底气,经过时间的催熟,适应能力有所强大。适应性强,未尝不是件好事,即便条件有所改善,我现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从不娇惯,能有这样的传承比较好,本分、老实、谦虚、适应,因为社会是无情的,如果不适应,没有人惯着你,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教育孩子,长大后,先能自己搞到口饭吃,然后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再然后能有所发展,不吃苦,不付出,不劳动,可成不了气候。
我们老家金寨,过去就是穷山僻壤,因现在道路通畅,天堑变通途,青山绿水才显得美不胜收。过去,我没觉得美,贫穷落后,出门靠双腿,收割庄稼靠肩挑,受罪,苦不堪言,更要命的是看不到希望。
家乡的变化,现在的美好,值得珍惜和赞赏。
我心里路程的转变,我对社会积极向上的认识,与我家乡的变化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