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光周边县市区无害化处理联动的探讨和思考
明光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建设,设计生产能力大,厂区容量充足,而明光市非养殖大县,生猪饲养量少,病死家禽对无害化处理做部分补充。由于病死动物量少,处理中心间歇性生产,病死畜禽收集和生产活动处与亏损状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是民生工程,保障食品安全和养殖业健康发展,及确保生态安全,如果该项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方面,会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包袱,怎么对该现状破题,值得各方思考和探讨。
明光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的营运,从最现实的角度看,只有把滁州本级县市没有建设处理场的地区,纳入明光市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无害化处理跨县区的联动机制。跨区域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两个重要文件的支持,其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文件,表述“加强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鼓励跨行政区域建设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场”;其二农村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20〕6
号),表述“优化无害化处理场布局,实行总量控制,
留足发展空间,要在维护无害化处理企业合法权益并确保无害化处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畜禽养殖规模变化情况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积极稳妥优化调整现有无害化处理场布局。鼓励无害化处理场采取适宜、先进的处理方式,扩大收集区域范围”,从文件精神看,国家和农业主管单位鼓励跨区域进行病死畜禽收集无害化处理。
跨区域收集无害化处理,前提是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病死畜禽在收集、转运、处理不规范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明光市无害化处理中心是规范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已运行多年,处理中心本身不存在风险,主要风险来自跨区域运输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输车的封闭性、消毒设施对病毒的彻底消杀、运输线路的固定、检查监督的持续,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完全可以避免该风险,按照生猪调运车辆备案管理制度同等无害化处理车辆的管理,也更具有对运输风险的规避。其次,在本市级跨县区收集运输,路途短、经冰冻的病死畜禽运输保鲜时间充足,运输车行驶线路固定,与本县市较远乡镇收集运输,情况差别不大。
如果能解决跨区域收集运输的疫病传播风险,对明光跨区域收集无害化处理实施的探讨如下:
滁州下辖全椒、来安、定远、凤阳、琅琊、南谯、天长、明光,总体来说,安徽皖南地区偏重于工业,不像皖北地区几乎个个都是养殖大县,各县市区人口不多,畜禽养殖量基数偏小,如果每个县市区都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让处理中心营运艰难,也就是现有的畜禽养殖量,发生的病死畜禽,养不活规范运行的无害化处理中心。面对这样的现状,国家出台的文件、及安徽省印发《关于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环节非洲猪瘟风险管控的通知》(皖农办医函【2020】159号)的文件精神,传达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必然将要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跨区域无害化处理,是养殖量偏小地区将要走通的一条道路。
其次,明光无害化处理中心周边县市区天长、南谯等区域,在全国非洲猪瘟还没有传播开之前,有病死畜禽跨区域到明光市无害化处理的先例,具备跨区域收集处理的基本思路,非洲猪瘟席卷全国期间,要求明光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不得跨区域收集处理。
建议一,在解决病死畜禽收集、转运期间对疫病传播的风险,用全封闭的运输车,运输期间采取冰冻措施、运输车身做彻底病菌灭杀,确保安全后,明光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能重启跨区域收集处理的大门。
建议二,为了确保跨区域收集运输有好的保障,跨区域收集处理不全面铺开,刚开始,选择一个跨区域的县或市,进行收集处理试点,有了一个安全的模式和经验后,再逐步铺开。
以上探讨和思考,有不足之处,特请领导们指导。在领导们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一定有信心把明光市无害化处理中心运行的更加规范,能为明光乃至滁州,在民生项目的运行上增光添彩。
张俊
2020年7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