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工转载——“希望老人”20年助学暖人心

(2014-11-17 16:49:12)
标签:

佛学

民工转载——“希望老人”20年助学暖人心

 

 
  1990年,金寨县希望小学成立后,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昆山一名56岁的乡村教师周火生,了解到这里的办学环境后,从此开始了24年的资助希望工程之路。为了积攒更多的学费,周火生骑着三轮车,除了到新华书店批发图书之外的时间,就是义卖图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周火生往返昆山市70多所学校之间义卖。这些年,他将义卖图书得到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并带动昆山市集体和个人累计捐款达350万。
  20年来,周火生90次往返昆山与金寨,行程13万公里,他个人向希望工程捐资达40余万元,培养出15名大学生。通过周火生牵线搭桥,昆山千余名爱心人士向金寨贫困学生捐助学款逾千万元。今年7月份,已经80岁的周火生再次来到金寨县希望小学,看望当地的学生,给孩子们送来筹集过来的衣物和钱。
  这则消息让人心里好温暖,一个完全可以安享晚年的80岁老人,却奔走在城市和山区之间,心系教育,心系贫困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孩子筹集学费。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高尚。现在国家实施了“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子本不是老人的事,但周火生老人却始终放在心里,当作自己的事,用毕生的精力来完成,不得不让人敬重。
  从我这个角度来看,我也是名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乡村教师,我以为终生从事教育的人,多少都落下一个无法“治愈”的“病根”,那就是孩子们的成长,祖国的未来。说实在的,在我们这些长期从事教育的人心里,除了孩子就没有了其它,心里只有孩子,这不是唱什么高调,也不是对教育事业多么的热爱,而是一种习惯,一种长期盘居在内心的“顽疾”,只有时时地记惦着,好像心里才充实,周火生老人可能也是这种感受。而这种感受,只有我们这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能体验到。这种感受,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支撑着周火生老人灿烂的人生。
  有位伟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周火生老人生在那个时代,受那个时代的影响较大,完全按照这位伟人的思想去做,用一生的精力去做同一件事,教育孩子、帮助学子,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去完成前人没完成的事业。因而我们觉得周火生老人高大,觉得他的精神高尚,因为他做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一辈子都在做同件好事。
  难能可贵的是,周火生老人不但自己做好事,还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做好事。通过周火生牵线搭桥,昆山千余名爱心人士向金寨贫困学生捐助学款逾千万元。爱在不断地放大,爱心形成了一股股热流,温暖着你,温暖着我,温暖着我们这个社会,不但让我们感动,还用自己的行动,净化了社会风气,传递出正能量,使我们这个社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周火生老人的爱心得到了人们的称赞,老人也被评为“中国好人”,这是他应得的荣誉。好人永远有好报,我们愿老人健康长寿,幸福美满,也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团队,让爱心永远温暖着人间,温暖着社会。
 
注:安徽金寨希望小学,在南溪镇,李克强总理当年选址建设。我的孩子,都在这个学校读书。周火生老人的故事,在家乡传颂着,大家都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