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工日记——农村二三事

(2014-09-02 21:41:15)

民工日记——农村二三事

回到老家,只住了一天,就又回到城市继续打工。晚上,和父母聊天,到了半夜都没有瞌睡。父母说着家里的事,虽然年岁渐老,但田地舍不得扔下,不停的劳作着,收获的玉米、花生,马上也要收割的水稻,看到这些收成,父母的满足都挂在脸上。父母也同样的感叹,农村里的人越来越老,基本剩老人了,年轻的都出去了,混的好点的留在城里买了房子,老家不要了。混的一般的,也在想办法往城里去,再过五年或十年,老的更老了,农村这么办吆?物质生活的改善,确实与以往比较,有巨大的变化,吃的饱了,穿的暖了。吃的也讲究口味了,穿的也光鲜了,这些,都有目共睹。国家政策向农村的倾斜,也逐步进行中,如,我们老家很多都是库区移民,现在国家给予移民补贴,过去做过村干部的,老了也发放补贴,过去做过乡村老师的,老了也给予补贴等,虽然没有多少钱,但释放出的信号,是积极的,是有“良知”的。对农村的亏欠,对农民的“掠夺”,对农业的不公,相信国家会有所弥补。父母说,过去都没有这些补贴,现在有了,总算还尽人意。

这次回去,恰逢农村换届选举,难免听到选举的轶事。原来的村支部书记,选举的时候,硬是被村民给“捣鼓”下去了。有村民联合起来告状,还到县政府,原村支书的政治生命走到了 尽头。下来之后,就成了村民,支书的位置挪给了旁人。

民主选举,要怎样的民主?值得探讨。村民的告状,联合起来,参与告状的人有几个我比较熟悉,有的是因为申请“低保”没有批准,或村干部没有帮忙;有的是上面拨付的救济款或物资,没有得到;有的是因为邻里纠纷,认为村干部调解不公正;有的是计划生育,被罚了钱,把怨气撒在村干部身上,等等原因,导致村干部难当,遇到换届选举,村干部位置就风雨飘摇。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打铁自身不硬,遇到自己屁股也不干净,被“有气”的村民看见,这村干部日子就不太好过,特别在选举的这个非常时期。民主的选举,我们从农村来说,很多人都抱着私心和一己之利,认为对自己好的人,对自己有用的人,把心目中这样的人选上去。而考虑是否有能力,成为全村的领头羊,使村子面貌发生积极的变化,把这样的人选出来,抱着此想法的人,估计少之又少。我们可以说选票的圣神,而实际,选举的严肃性和庄重,其实已没有那么重要了。

一味的“民主”,和一味的“不民主”,都将值得商榷,需探讨、调研、参与。

现在,村子里新上任的书记,原来是个电工,收电费的。一说到他,大家都笑,笑他曾在收电费的时候睡过人家女人,而被人家抓了。而且此人还喜欢赌博,年纪也已四十多岁。虽然在选举的时候,他也“活动”过,走访了村子里的党员们,但他是被选举出来的,现在已走马上任。

村子里,朗朗读书声没有了。很早很早前,中午和傍晚放学时,长长队伍走在田野小路上的景象消失了。消失的不光是景象,而是农村仅存的“文化”氛围,被毁灭殆尽。

细细想来,如果说农村里有文化根基,有个良好的村风村貌,两个地方起着积极作用,一个就是农村的学校,一个就是宗祠。而现在,学校几乎没了。如果在我有空的时候,不再为生活那么劳命奔波的时候,希望我能静下来,结合自己作为农村人,好好地来分析这个原因。学校没了,农村里没有了“先生”,过去,人家喊“教书先生”,而没有人喊过“种田先生”、“木匠先生”、“抓鱼先生”,一个教书先生,包涵了多么重要的意义,承载着农村各种深厚的底蕴。我们讲农村,讲农村人的素质,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这个国家,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们农村本来就脆弱的文化命脉断了,或如,经过几千年建立的道德标准,在现实中,嗡然倒塌。所有一切都围绕金钱,比如,为了师资力量,为了少投入,把村子的学校撤掉或合并。

送孩子回老家读书,镇上的学校人声鼎沸,一个班级六七十人,镇上热闹了,而村子里却冷清了……

201492日夜,小记于嘉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