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日记——“认同感”
4、在企业里做主管
在企业里,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可以推敲一下,讲员工对企业认同感都是什么一群人?要不是企业老板,要不是管理人员,作为普通员工,会把对企业的认同感放在嘴边讲吗,应该不会,或很少。公司老板或管理人员,如果总是强调员工认同感,根据判断,或许,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已降到最低,到了让老板或管理者担心的地步。
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最基本表现,应该为,工作主动积极,责任心强,工作开展考虑周详,并兼顾本职工作外的事项,维护企业声誉,遇到挫折也不灰心,对企业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在涉及利益分配时,阶段性不斤斤计较。利益分配,我单独说一下,有企业认同感的员工,如果企业总是亏待他,原有的认同感会打折扣,所以说,是阶段性利益分配,不斤斤计较。反之,对企业无认同感的人,状态直接会在工作中体现,不必赘述。
员工凭什么要对企业有认同感?大家在讲的时候轻松,其实忽视了对该问题的思考。男女之间谈朋友,都要先互相了解,然后深入的接触,再然后相互吸引,到相互爱恋,最后谈婚论嫁,这个过程,有的一见钟情,有的要双方经过漫长的考验。结婚后,有的白头偕老,海枯石烂,而有的感情破裂,离婚后,相互仇恨。员工在企业里,就如同男女之间谈感情,是否能形成认同感,有个过程。接着上面的话题,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的过程,就是企业拿什么吸引员工,有了认同感以后,才能够做到不离不弃。
首先,就是企业的薪水。我们从多数员工来讲,而不讲少数的特例,多数的员工,就是看薪水,来认识企业。企业的宣传吹的再天花乱坠,厂房装饰的再漂亮,如果员工收入在行业里或城市区域里偏低,企业跟员工谈认同感,就是胡扯。我们分析,员工到企业里上班,就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人的根本,员工的根本生活和心里预期的收入,都不能保障,怎么可能会把身家性命寄托于该企业。当然,也有部分人,为理想和体现自身价值而工作,但这部分人,在某个方面,也是通过薪水,肯定其付出的劳动或成果。如果撇开薪水谈企业认同感,谈的人底气不足,员工也不买账。其次,就是企业的氛围。企业氛围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个词儿似乎很时髦,有的管理人员张口就来,再深入地说,就打嗝了。整体来说,企业氛围通过管理制度营造,而员工能切身感受到的氛围,就是自己的工作区域和范围,日常要接触的那些人。员工能感受到的企业氛围,和谐或不和谐,活泼或严肃,积极或压抑,等等,其实就是由部门主管来决定,部门主管决定着员工的工作氛围。有的员工离职,理由说,企业氛围不好,是冤枉了企业,而罪过,为主管搞砸了部门氛围,使员工在工作的空间里不舒服,从而选择离开。使有上进心的员工有上升通道,这是增强员工认同感的重要环节。我们从人性来分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是个正常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小九九”。人,活在社会群体里,有父母,有妻儿孩子,有亲戚朋友,有同学同事,如果在工作中得到进步,获得提升,有所成就,那么获得赞许,内心必然会有自豪感,不好听的讲,人的虚荣心,促进了人的努力,渴望得到发展,然后获得各种人的认可。企业里的员工,特别是想获得成长的员工,企业公平公正的上升渠道,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员工考核评价体系,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规划,培训制度,等等,弄好了,能有效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弄不好,会使能力强素质高的员工流失。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用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上,一个道理。
当然,说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会有很多内容可讲,还可以分析的更透彻,而我只是从自身的感受,打工的经历,从自己做员工的角度,简单而又笼统的阐述,归纳起来,“薪水、氛围、升职”,这三点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的基本核心。
而员工怎么样得到企业的认可,然后被企业委以重任,“是金子总会发光”,什么时候发,什么时候让主管发现,能得到推荐,成为企业里的员工骨干,过几天,我再结合自身的感受,记录一下该怎么做员工。
我记录的“在企业里做主管”,为我自己的心得,反思自己,并能使自己改正不足之处,除此,没有任何意义。
2013年10月11日夜,小记于浙江湖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