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日记——杂记(2011年12月28日)
1、 我的打工生活
每天,工作是第一位的,而剩余的时间属于自己支配,对于我们到城市里的外来者,生活是简单的。
一个人,早上一般都是买着吃,中午也是,晚上下了班,多数也是去了小饭馆,叫上两个菜。偶然晚饭也自己烧,在烧熟后,一个人吃起来也没了胃口。星期天,我中午会多煮些米,剩饭留在晚上弄蛋炒饭吃。上周,我来了兴致,饱了次饺子,吃了好几顿,最后有一盘还馊了,倒进了垃圾桶,感到真浪费,我平时最珍惜粮食。
洗衣服我最讨厌。反正要自己洗,有时候逼拍自己努力地把衣服洗干净,特别是衣服的领子和袖口,凉干以后,发现似乎还留有污渍。穿着自己洗的衣服,感到没洗干净,真是让我丧气,一点也没有洗衣服的成就感。
在忙完了吃的和穿的,多出的时间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写博客,这是我做得最多的三件事,当然,给家人打电话也是我每天要做的。
回到湖州以后,如果有空的时间,一般不找朋友打发。因为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室,平时要上班,多出的时间要陪伴家人,如果我邀了,让朋友很是为难,不比二十多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朋友们,多数都是单身的。对同事,我也是这样想的,工作外,如果没重要的事,也不去打扰的,因各自都有自己的安排。
有时候,我情绪很低落,感觉人生没有意义,这么地东奔西走,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我又很有精神,像一个斗鸡,斗志昂扬,感到人生很有趣味。
2、我的牵挂和思念
我的孩子,越来越想他们。
很在乎女儿对我的好,似乎我很大年纪的样子,虽然女儿只十岁多一点,可我总是婆婆妈妈,在电话里喜欢和她多说话。电话里,如果她语气很友好,我似乎受到奖赏似得,心里美滋滋。如果她爱理不理,我好象受了委屈,心里酸酸的。多数的时候,她待我还算友善,与她妈妈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反正我很不服气,凭什么女儿待妈妈,比待我这个爸爸好呀?
刚还在电话里告诉我,女儿说妈妈在做棉鞋,手都冻坏了,听到她对妈妈关切的语气,真是懂得心疼人。
儿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天气冷,在村子,家里可以烤火。听我母亲说,儿子很喜欢吃红薯,天天吃不讨,长的很壮实,再也没有感冒。如果呆在镇上,吃着零食,三天两头生病,还是农村里的五谷杂粮养人。
有时候,还想到我的那些工友们。
我打工,在过深圳,在过江苏,在过浙江,在过上海,每去一个地方,都能遇到好的工友,有的成为朋友,而最终都分离了,或许有的一辈子不能再见,都换了地方,都换了手机号码,也没再联系,而对于熟悉的面孔,在安静的回忆时,容颜都闪现在眼里。想到我的工友,能回想起来的,在心里,我默默地牵挂着,祝福着。
打工的道路是清苦的,而不要堕落,贫穷和富有,其实都是自己心境的认识。对于钱,多赚多化,少赚少化,不要对生活失望,更不能被这个纷杂,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迷失了自己,而失去了做人的本质。
我时常地想到我的工友们,虽然我们依然是农民工,让我们一起共勉吧!
3、我的心态转变
心态的转变,确实与人的年纪增长有关系。
原先,有很多看不明白的事,想不通的道理,我总是装进心里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呢?碰到不顺眼的人,我总是翻个白眼珠子还击;感觉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我总是要反抗到底……我成天埋怨这个社会,惟恐天下不乱,看不得别人很有钱,看别人开好车,就在心里想怎么不发生车祸,除了与自己这个群体有着同病相怜,对一切其它事物都持怀疑的态度。
以上,是我二十多岁,现在回想,我那个时候的心态确实不怎么健康。当然,我二十几岁有这样的心态,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这个社会确实没有善待过我们。在外打工,被工厂管理员骂过,在城市里,被市民唾弃为乡巴姥,因为没有暂住证被躯赶过,被拖欠过工资……
这样的心态,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造成的。
后来,我能有个端正的心态,确实得到了过很多人的帮助,也与年龄的增长有关系。活在这个世上,看谈一些事物,心态会变的平和,也不那么的较真,生活本没有错,错的是自己的心态。乐观一点,肚量大一点,与人友善点,不要悲观厌世,积极地面对生活,不为大富大贵,为让自己过的充实,就行了。
希望我的心态,在以后能调整的越来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