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转载——全国“将军县”金寨县

标签:
杂谈 |
http://www.jzxf.org.cn/Upload/201192281722778.jpg
风景如画的金寨县城。
踏入金寨这个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感。革命战争年代,金寨10万儿女参军征战,孕育了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建国后,国家治理淮河,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又有10万居民迁到高山地带,10多万亩良田被淹。多年来,金寨成了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的全国重点贫困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工业翻唱杨柳枝
9月19日,记者来到金寨工业开发区。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现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鳞次栉比的厂房。在一家名为德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总经理陈付弼正忙着指挥技术人员们安装新的生产线。这个公司主要生产印刷电路板和LED数码管,8月才入驻,9月9日就已开工一条生产线。陈总说,现在已投资下去了7000万元,到年底要完成投资2.52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4.4亿元,产品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0%。
在开发区将军磁业有限公司的厂区内,记者同样见到了一派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这家专门生产高档永磁铁氧体材料的公司在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声名显赫,今年的年产值可达亿元,并可解决500多人就业。公司行政部经理陈正友说,公司的产品70%以上出口,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新型产业。金寨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付泽民对记者感慨地说,这样的高技术企业在金寨落户开花,几年前想都不敢想。金寨过去没有现代工业,只有小工业,小而散,今天真是翻了天地。付主任介绍,现在的开发区面积已发展到10.5平方公里,入区工业企业71家,投产企业41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初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军需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汽车叉车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园等七大产业片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园区。这里已是金寨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是金寨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白塔畈乡的油茶发展是金寨近年来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县农委办公室主任张英国介绍说,近年来,金寨将油茶、茶叶、板栗、毛元竹、山核桃、高山蔬菜、高山有机稻、蚕桑、中药材、黑毛猪、大别山黄牛、有机鲢鳙鱼等12项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特别是油茶、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特别快,成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金寨县蔬菜发展办公室给记者提供的数字显示,2010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7.8万亩,产量9.36万吨,创产值1.6亿元。目前,金寨县高山蔬菜已形成了五大区域特色基地,天堂寨的高山茭白,长岭乡的百合,燕子河、吴家店的高山辣椒、豇豆,沙河、斑竹园的高山四季豆,双河镇的生姜已成为金寨农业特产的品牌,市场供不应求。
记者走进金寨县吴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跃成的蔬菜大棚时,他指着一大棚正在开花挂果的乳黄瓜对记者说,种蔬菜让他发了财。他说,现在茭白价格每公斤6元,四季豆收购价格每公斤2.5元,甜玉米、辣椒每公斤3元左右,这乳黄瓜上市肯定抢手,一亩田至少能有个万元收入。县农委抽样调查显示,农特经济加快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428元,较五年前增长一倍多。
红色旅游是金寨不可多得的品牌优势,为加快红色旅游发展,县里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帮助编制了《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建设规划》和《重点革命遗址整修保护规划》等20多个方案,设计并布展了8个重点纪念场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5亿多元,对县内20多处省保、国保级革命旧址实施了维修加固、重新布展;规划建设占地1.5平方公里的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原貌复制国保级遗址,集中展示红色文化;并在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主园区天堂寨异地复制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将原革命烈士陵园改造扩建成集红军广场、红军纪念碑、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村为一体的国家4A级红色经典景区。金寨县政府还将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逐年增加,并建立了100万元的红色旅游发展基金。现在,全县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受教育者40万人次以上,全国有30多个单位更是把金寨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