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日记——“五一”回乡记
4月27号

凌晨四十八分的火车,上车前的晚上,我喝了酒,不是因为高兴和忧愁,但酒必须要喝的。我的头有些晕,胃里也翻江倒海,呆在候车室,心里异常烦躁。临要上火车,我才想起,带给老婆的一份礼物忘记塞进包里,真是气恼。
我靠在座位上,外面路灯闪过,我迷迷糊糊,反正这趟车到的是我回家的终点站,我很快就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我从车窗远望,广袤的田野,被绿色覆盖,而绿色间有着无数裸露的泥地,像光洁的皮肤上贴了狗皮膏药,不能让人看去,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正常情况下,从合肥到六安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而这趟火车为了让路,硬是走走停停,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想家,因为这讨厌的火车,而骂了铁道部,“让个老子的路”。
去了六安的亲戚那里,到中午,去汽车站买了车票,下午三点钟到了镇上。
女儿还没有放学,第一眼看到了媳妇和儿子。
我从媳妇的怀里接过儿子,而担心他不会要我,出乎我的想象,儿子把头靠在我的肩膀,嘴里喊爸爸,没有半点的陌生。比起女儿,儿子待我多了亲热,在女儿这么大的时候,我不能靠近她的,更不能碰到她,不然就会大声的哭泣,更别说喊我爸爸了。儿子把脸贴在我的腮帮子上,不停的喊爸爸,我的眼里像进了沙子,让我情不自禁抬手揉了揉。晚上吃饭,儿子站在我的身边,说爸爸也吃。洗澡的时候,嘴里问,爸爸也洗……我在想,父子连心,让我有了感触。
女儿个子似乎又高了,看到我回来,只憨憨地笑,放下书包就做作业,我买给她的书本,她翻了翻就塞进书包里,没有过多的话和我说,但从她的眼神里可以感觉,她是喜欢我回来的。
看到孩子和媳妇,我的心里越来感觉塌实,每回家一趟,我的内心多了些宽慰,虽然相处的时间短暂,而对我是多么重要。
4月28号

女儿上学起床真的早,五点钟就醒了,自己穿衣洗嗽,还不到六点,就拿了柜子上的零钱去买早餐,然后直接去了学校。她上学总是这么早,从不叫人催,对待学习的认真和热情,比我小时候要强几倍。
除了中午和晚上放学的时间,整个镇上都很是安静,偶然只有廖廖几人从街道上走过。偌大的小镇,房子盖的整齐,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因没有生意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牌或闲聊。
因我长年在外打工,镇上虽然有亲戚和认识的乡亲,但走动的不再那么亲密。
回到老家,才知道家里今年天干,从过年到现在没有下过几次雨。
因为天旱,秧田无法插秧,没有水,农田也无法平整。在我们农村,是否能风调雨顺,主要靠“老天爷”的脸色。今年,老天爷没有赏脸,雨水少,还不知道要旱到什么时候。
下午,闲来无事,我坐在一个老乡的店铺里聊天。她告诉我,今天镇上热闹点,有个村子里的老人,被镇政府的干部全部喊到镇上来理发和购买崭新的衣服。我很是纳闷,镇政府还管这事。她告诉我,是因为那个村子里有个在中央当官的人要回来,好像在中央发改委,姓汪,这几天要回老家来看看,镇政府在忙着帮那个村子加急修路,并让那个村子里的老人打扮一下,因为在中央当官的人要和村子里的乡亲们见面。由镇政府出钱,把老人门打理一下,好多些精神。而且,在中央当官的人回来,和乡亲们见面,该怎么讲话,镇政府的干部也都作了安排,据说,安排的相当有讲究和仔细。似乎要去的人家,也有镇政府出钱,买了很多电器和家具,搞的样子,似乎很有钱并实现了小康。
我和乡亲闲聊,她说的津津有味,脸上喜形于色,似乎镇上出了个在中央当官的人她也有了光彩,或者沾到什么便宜似的。(因为我们县是将军县,出过59位将军,在中央做官的人家后代,据说是有不少,而这些,与贫困县的称号没有关系。)
天气依然干燥闷热,没有人过问,谁会过问呢?因这是天造孽!
在镇上住的地方离学校近,吃过晚饭,儿子和女儿都要到学校操场上去玩耍。女儿踩滑板的技术真是娴熟,转弯冲浪,她做的都很流畅,并把弟弟带在身上一起玩耍。
4月29号

儿子有点发烧,媳妇很是担心,我倒是想,生点小病没有大碍。快到中午,儿子的精神越来越差,并总是哭闹,熬不过,我被媳妇骂着把孩子抱去了医院。
说是医院,其实就是在镇上开的私人诊所。虽然是私人诊所,但看小孩子的毛病非常有名气。这诊所医生的有名气,我倒真见识了,给小孩看病的人排了队伍,一个挨着一个。我和媳妇也夹在中间,怀里抱着孩子,我的心里真有些烦躁。
医生五十来岁,有名气是真的,但我也没有看出高深的门道,只要被他看过的孩子,都被安排打吊水。只短短的几分钟就能看完一个病号,然后就打吊水输液,好像很神气。我没给儿子输液,只开了点退烧的药,医生似乎不高兴的样子。
农村的孩子,本来体质是强壮的,而最近几年,我每次回到家乡,总感觉,农村的孩子也越来越弱了。
下午,媳妇把儿子带去亲戚家玩,我一个人,转悠在镇子上。站在一个高坡上远眺,一一层层的梯田望不到尽头,而影约能看到的,是三三两两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等女儿放了学,我们搭了回村子里的小面包车,回到了老家。
4月30号

树木是葱绿的。
山头连着山头。
绿色连着绿色绵延不绝。
由于天旱,今年茶叶的收成不怎么好,但父母还是乐意去采,每天可以有些收入,新采的茶草,有人上门来收购,十几元每斤。
今年,父母的身体还算健旺,从过年到现在,没有生过病,田地还能顾的牢,该种的庄稼一样没有拉下。因为别人家打工不再种田,有部分田地也被我父母拿过来种了。我因担心他们的身体,总是埋怨,种那么多庄稼干什么?可父母说,身体好,不种庄稼能做什么?本来就是庄稼人。
回到村子里,空气真的新鲜,眼里看到,耳朵听到的,心灵能够感受到的,都是那么的清新。
我有时候在想,这是我的家乡,因为我离家的时间太久,才感觉到亲切,如果我不再外出打工,成天生活在这里,我真还有这样的心境吗?这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不得不困扰着我。
城市和农村,农民和农民工,出身相同,而似乎又有着区别。
女儿和儿子回到村子里,玩的很是开心,有熟了的樱桃吃,有开放着红艳艳的牡丹花可以随便摘下来玩,可以拿着簸箕在池塘里抓小鱼,可以用手扯着大黄狗的尾巴……
回到村子,我起床很早,光着背,打开大门,太阳已从山凹升起,微风吹拂,凉凉的风一阵阵亲吻着我光背的皮肤,很是遐意。
我喜欢,原本就是我应该生活的农村,而我也想着那城市,属于我,真正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都难以取舍,被纠结。
村子里,陆续也有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因为五一放假,也是回来看看。我喜欢和他们交流,我们相互说着在外的经历和感受,谈些做人做事的心得,甚至聊些收入方面的话题,最后的感慨都差不多,总之,出门在外不容易。
5月1日


留在村子里的人,对于五一,没有节日概念的,这节日,与他们无关。庄稼人,每日的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泥土上忙碌着,除了春节,都应该是劳动的日子。
茶叶还继续采摘,母亲只要有空,就去了茶地,这几日采摘的要自己留着喝。家里的茶叶味道确实香,虽然炒的不怎么好看,但我很喜欢喝,比起在城市里喝到那些贵的茶叶,我更喜欢喝家里的茶,喝一口,醇香可以在嗓门缭绕很长时间。母亲为我炒了很多茶叶,让我带到城里喝。由于天旱,父亲担心着今年的庄稼,每天要去秧田两三趟,秧苗要浇水,稻田依然还要平整,他总是哎声叹息骂“鬼天气”。
一家人回来,父母一直高兴,弄了很多吃的,特别是那些野菜,晒干了放在那里,比如野苦菜、野花菜等,烧熟后吃到嘴里,别有着滋味。
我去了山上,一个人,好久没有在初夏的季节回到老家的。山上树木葱绿,我被掩隐在绿色中,脑袋不再昏沉,很是清醒着。双脚踩在草丛,软软的,浑身似乎有了劲道。身边里和头顶上,钻在树木间吵闹的小鸟,欢快的嬉闹,并未吵的让我有了烦躁,反而更让我心情似乎豁然开朗。我在树木间,好久了,自我离开家乡,未在用心的接触这山色,而这次回来,我变的似乎矫情,对于家,从小养育我,而更是滋养我的山,那个时候,我饿了可以到山上采野果子吃,渴了就喝山泉,编个树叶草帽戴在头上,或者赶着牛在山上放,而今,这些都是回忆。
这山里,就是我的家,而我又将去了城里做农民工,不再种庄稼和打理土地。
村子里有的老人,真的是可怜,田地要自己种,儿女去城里打工,孙子们也要老人带,碰到孝顺的,还可以给点零化钱。母亲告诉我,有的老人在家了,儿女不管不问,也没有钱给老人,日子过的真是紧巴。看到村子里的老人,也都是我的婶婶大爷,一脸的沧桑。在城市的老人们一大早扭着秧歌时,他们只能扛着锄头去了田地里;在城里的老人们中午休息或坐在电视机前享受生活时,他们却提了桶喂主喂鸡;在城里的老人们晚上背着双手在马路上散步时,他们却要哄着孙子睡觉后还要洗洗刷刷……而我知道,包括我的父母,他们不埋怨,只是会偶然叹息,说自己的身子骨比从前差了。
时间过的快,再过几年我也将四十岁,在我不能再打工时,在城市不要我的时候,我将又要回到农村,做着我的农民,我会和现在看到的这些老人们一样吗?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5月2日

农村里,也不再那么淳朴,父亲告诉我,现在农村里办事,也都凭借关系。村干部的选举,并非是选,而是拉帮接派,到了选举的日子,村子里可要热闹一阵子。办个事,比如结婚登记,盖房子的许可证,要成为低保户,很多的名堂,都要送礼。特别是计划生育,更是有很多花样,如果不化钱摆平,会闹的家里不得安生。很多事,我只听父母和我唠叨,因我们样的人,长年在外打工,村子里现在的“规矩”,就知道的少了。
盼望着,今天下午终于下雨了,可把庄稼人高兴的。
天气有些凉,我加了衣服,看着被雨水湿了的土地,我打心眼里也很喜悦。
明天女儿开学,坐了村子里人开的小面包车来到镇上。七个座位的面包车,硬被塞进二十几个人,没有什么可疑问的,农村就这样。我有些担心,驾驶员是熟人,我招呼一定要开慢点。农村,很多事物为城里人所不理解,可现实就是这样,一个面包车可以塞进二十人左右,真的是技术,不得不服。
晚上,雨一直在下,希望还能多下几天。
本来明天想出门,媳妇说再待一天吧,后天再走。和孩子们分开,我也不舍,那就后天再到城里去。
孩子和媳妇都睡了,我偷偷记录自己的日记,偶然扭过头看着孩子们熟睡的可爱的小脸蛋,我心里漾着幸福,而有了到城里继续打工的动力。
5月3日

每天早上带着儿子去吃早餐,两岁多的孩子,吃饭不要我喂的,用勺子舀了稀饭往嘴里送,根本不要我帮忙,落在桌子上的饭粒,他拿了餐巾纸擦,很是可爱的样子。稀饭可以吃下去大半碗,外加一块豆干和一根火腿肠,对于儿子能有这样的好胃口,相信儿子在成长中能有个健康的体魄。儿子似乎知道我要走,今天特别的粘我,我走去那里都跟在我的后面,嘴里喊着爸爸。
我的孩子刚熟悉我,我又将离开,待再回来时,可能又将变的生疏了。
老第秒婆今天向我发飙,埋怨地说,只知道在外打工,家里的事不管不问,女儿的学习,回到家里这么多天,从不帮检查,还像个做父亲的吗?如果将来孩子的学习不好,你也有责任……媳妇这么说,想想我自己确实是这样的,我没有完全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成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孩子都要媳妇过问,带孩子虽然能见到孩子成长的乐趣,但带孩子的累,都是媳妇一个人。
女儿放学,因为媳妇的唠叨,我检查了女儿的作业,女儿噘着嘴不情愿。我看了几个题目,倒是简单,但女儿做的很繁琐,没有用简单的方法做,我说了她做作业不动脑筋,她嘴巴噘的更高,似乎不服气的样子。看到她这样,我狠狠地“熊”了她,她跑到一边嘀咕,虽然没听见她嘀咕什么,反正是烦我的不好,我生气地抬手在女儿的脸上刮了一下。女儿把头俯在床铺上“呜呜”地哭,伤心极了,看到女儿的状态,我这个做父亲的手足无措,一旁的媳妇又开始埋怨我,说我对女儿这么凶,不知道好好的教育,弄的我真是伤感。
生活始终要继续,不管是在一起还是分开。我说的是我自己,我这样的家庭,而在我们农村,像我这样的男人,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我不是哀叹什么,而整个农村,就是这样的现状,多数都处在分离,一家人分开几处,因此确实改善了家庭生活,而失去的也很多很多……
天气又晴朗,被热浪包裹着,昨天的雨,没能解除干旱,虽然菜地不用浇水了,但要插秧的稻田水量还是不足。
晚上,女儿自己要早早地睡觉,儿子在床上闹了很久才休息。儿子坐在我的肚皮上骑马,时儿爬在我的身上亲我的脸,故意的惹我,我哈气要挠痒痒,还没有伸手他就吓的缩了脖子咯吱地笑,看着他淘气的摸样,我也一个劲地乐。
两个孩子,媳妇带的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也将会一直累下去。姐姐做作业弟弟站在旁边看或捣蛋,姐姐忙完了自己的事后带着弟弟一起玩耍,姐弟两有个伴,这个时候,我想到自己的累,又算得什么,我本来就是受累的人。
5月4日

本来是晚上的火车,因为到六安市有点事,我上午就从家里走了。
出门的时候,儿子跑在我身后,我扭过身蹲下来,儿子一把抱着我的脖子不放手,猛然间,让我心里泛了酸水。媳妇抱起儿子,儿子咧嘴笑着,这么小,我不知道他懂什么,但儿子的动作,真是感动了我这个做父亲的。
汽车开走的有半个小时,媳妇发短信给我“儿子哭着要爸爸,让我的眼泪也流出来了”,我没有给媳妇回短信,我打开了手机QQ,和我远方的朋友聊了会话,我不想让自己的心始终揪着。
中午到的六安市,买了火车票,存了物品,我去市区转了一圈。六安市也比较繁华,比不得宁波,但比起湖州来,可能比湖州更有人气和繁荣。
一位亲戚打来电话,说帮我看了几个楼盘,带我自己去选择。亲戚骑摩托车载着我,问的几个楼盘地势都可以,但价格也是“可以的”,真是吓唬人,而且一个月一个价,反正直涨不降。
老家的房子,我五年前就用赚到钱建起来,建的还可以,藏在大山里,只是交通不便。我对生养自己的家乡,有着无限的眷念,虽然偶然我也讨厌家乡受到外面风气的感染,而世风日下。而对于在城市里,为了我的孩子,我总是想有套房子的。我现在的领导,一位很值得尊敬的人,有着丰富阅历的老干部(退休后在企业里帮忙),经常的劝导我,在湖州买套房吧,一直在城市里打工,真还适应农村生活吗?我没有回答过喜欢不喜欢,留在农村那是我的根,能不能留在城市,我只能走一步瞧一步。
这么多年,我都一个人在外。我父母也一辈子地在劳累,只到现在,为了田地里的活仍每日的劳作,他们的一生熬的也不容易。还好,在这中间,我赚到可以娶媳妇的钱,赚到生儿女所需要的钱,赚到了建房子的钱,同时,我用赚到的钱买了很多书看,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和心怀的企望,但我不再说梦想了。
安徽六安市离我农村的老家近,离我在浙江湖州打工的城市也不远,浙江湖州和安徽交界,坐火车来回也方便,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在我们六安市购买房子吧。房子已定了,过几天放号,亲戚在六安市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工,一些手续和麻烦的事就由他帮忙去操作了,他比我懂得多。
晚上,我坐在候车室里给媳妇发短信,“咬着牙决定买房子,可能又要过苦日子了,为了省点开支,今年要把一家人接到浙江湖州来的计划,可能要泡汤了”,我等了半天,直到上了火车,媳妇都没有给我回短信。
车子徐徐开通,车厢里轻微地摆动。
从我的家乡到浙江打工的人,总是这么的多,来来回回都像春运。车子开走了一会,车厢里的人都坐了,也不再那么吵闹,我掏出了电脑,写了今天的日记。
五一回乡,到今天已结束。今天晚上的半夜里,我将到了打工的城市,明天上班。
每次回乡都有感慨,我把这种感触记录下来,这就是我的轨迹,也是我们众多人的——这个群体的。
民工小“湿”一首
五月
已开过的花耷拉着半边儿花瓣
那不是因衰败而凋敝
重生似乎就从这里开始
得意的被风一吹让枝头秃了顶
不信,来年再看新长的花枝
阳光烤的人一层层褪了衣服
男人能光着背脊
而那些露着肚脐眼的娘儿们
摇动的腰肢倒像开放的花了
不信,你去问她自己喜欢像个啥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