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日记 —— 迁徙

标签:
杂谈 |
民工日记 —— 迁徙
坐的是绿皮火车,比较便宜,我喜欢坐。原先有趟空调车,相当的贵,太贵了,回趟家就要掂量掂量口袋的。
孩子对坐火车好奇,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哄了很长时间,才躺在座椅上睡着。三个人的座位,被孩子躺着睡,我只好站在过道上,但心情是愉悦的,并不累。
回到家,天气不再闷热,早晚要穿长袖衣服的,晚上更不可以用凉水洗澡。
到处都是绿色,满山的生机昂然。
从镇上到村子里的水泥路已通车,比过去要方便了许多。到家的时候,父母还在地里忙碌,女儿喊了后才回来。看到我们回来,父母真高兴,抱了孙子又抱了大的孙女,安静的日子一下子变的热闹起来。
在家里呆了两天,我什么也没有帮家里做。父母依然忙碌,种的花生要快起了,种的绿豆已经收获,种的玉米掰下后晒在楼顶上,过段时间又要割稻子……在农村,每样都自己种点,就不用花钱买了,父母总是这样说。母亲知道我爱吃面食,做了卷菜馍馍,被我吃了很多,我的吃相遭女儿“嘲笑”了。
村子里依然安静,只有鸟叫和狗吠声,在田间地头,只能看见掩映在绿色中的老人。年轻人都出去了,到了城里,小孩去了学校,农村的劳作就有老人们承担,我的父母也是如此。
回到家,和父母聊天,睡的很晚。平时就两位老人一起,睡觉比较早。父母说了各自的身体,父亲的高血压,母亲的胆结石秋天要开刀,我安慰,要他们钱不要着急的,你有儿女,我们做儿女的自然会想办法安排好的。父母又说了很多农村里的事,这大半年里,村子里又有人死去,也有人出生;有的家里儿媳妇不孝顺,吵架后砸了老人饭锅;有的孩子在外打工不注意身体,动了大手术的;有的女儿在外不成调,做了别人的二奶,不过很有钱,但总是不好的;村子里有人考上大学,结果上了一年就不再读了,非要出去打工……父母嘴里有说不完农村里发生的故事。
农村里这些平常事,因我常年不在家,听起来就变的新鲜而有意思。
很晚,父母也都睡了,我在关门的时候站在屋子的走廊上,厚重的山依然魁梧的矗立着,一座紧挨着一座,山脚下的村庄,被夜色笼罩,见不到点点灯光。抬头看天,满是星星,每颗都水洗般清澈。我不忍关门的,有风轻轻地吹着,我就这样伫立在门口,我从小一直生活的环境,曾经是那么的熟悉,而这夜里的景色,像是头一次遇到样的新奇。
媳妇在屋子里喊我,关个门要这么半天,才让我从肉麻的思绪里回过神来。
回到家里,心是安稳的,不再是那么急噪。而这样的生活,又是那么的短暂,我又要到城里。没有人逼迫我过这样的生活,是生活的逼迫。
山村里,虽然有着新鲜的空气,满眼的绿色,而土地是贫瘠的,如果不外出打工,依靠土地而饭都会吃不饱。
生活是艰难的,而生活又是美好的,当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当和孩子妻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弃,这社会的复杂又与自己何干,这势利的社会那能影响自己,以知足的心态去面对所遇到的一切,在城市和在农村不都一个样。
而从心里,农村终归是我们的农村,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女儿和堂哥的小侄女见面了,有两个月每见面.两个人抓蜻蜓,然后用绳子系住尾巴,扯着玩.
父亲也一样的操劳.新房子已基本装修好,打算十月份搬过去,将告别这老房子,父亲心里一直都高兴.
2010年9月3日记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