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团圆年

(2007-01-27 13:42:01)

从城市到乡村,从宽敞的柏油路到弯曲的小径,坐着舒服的汽车转为颠簸在拖拉机上,然后,再用双脚翻越一座山头,山的坡下有一片村庄,这里,就是我的家。

村头的柏树下,总有一老一小,双眼遥望小路的前方。老的满头银丝,满脸沧桑,小的俏皮可爱,一脸稚气。老的是俺娘,小的是俺女呀!

每到腊月,我越发的想家,日常里,我怎么就淡忘了对家的思念呢?其实作为男人,我的思念被藏在心尖,掖在枕下,挂在城市的路灯旁,躲在欢乐的背后里,夹在自己在城市里劳作的空隙间——思念着。

在遥远繁华的地方,每个年里,一定要回家。我不依恋所在的城市,那穷乡僻壤才是我最终的牵挂。我买车票,挤火车,提着打包小包,包里装着并不名贵的物品,或许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有些累,但我往家奔的双腿从未疲倦,只要到了家,才真正感觉舒坦。

家在北方,山上白雪皑皑,屋子里有个火塘,火塘边暖洋洋。家在农村,家家户户杀鸡宰羊,我被融化在节日的气氛里。

城市里人多,我倍感孤单;城市里温暖,我却感觉寒凉;城市里到处都是楼房,我却找不到属于家的方向。如今,我的生活依赖于城市,可每到年底,只有回到我的家乡,一个让我心灵充实的地方,我也才是自由的、自然的、轻松的、塌实的我了。

大年夜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劈柴在火塘里旺盛地燃烧,挂在火塘上的吊壶掩映在火苗中,娘看着我,我望着女儿,女儿盯着火苗,父亲用火钳拨弄火堆,媳妇紧抱着女儿,在大年夜里守岁祈福。

农村的电压低,特别是新年里,电视机成了摆设,这并不妨碍家人的欢乐和愉悦。娘说着往昔的陈年旧事,父亲讲他当年的神勇,媳妇感怀自己做姑娘时的青春,女儿唠叨着学校的趣事,我讲着外面世界的新鲜,阵阵欢笑从破了半块玻璃的窗户里飘出,吹在山里,交织于家家户户的欢乐,整个山村都荡漾在年的喜庆里。

我从媳妇的怀里揽过女儿,女儿在我怀里忸怩,。女儿生疏于我,我怪不得女儿对我的隔阂,家似如我的客栈了,只有在年里,我才能够与女儿相亲相认,我留守在家的女儿啊,我比不得她与自己老师的亲近,对爷爷奶奶的亲密,我虽是女儿的父亲,长年里,女儿感觉不到对我的依靠,我何不曾想称职地做个父亲,让女儿待在身边呢?

晃动的火光,娘的皱纹更显眼,父亲古铜色的皮肤像刷上层淡红彩釉,这都是岁月的刻画,年轮的印记呀!养大了儿,并未拖儿的福,儿离家在外,还更增添了娘的牵挂和担忧,更加重了父亲的负累和生活的艰辛。

 堂屋的闹钟敲响,新年到,娘去灶上加水添柴,父亲在门前燃起鞭炮,女儿用手指头塞着耳朵,媳妇用开水冲茶,外面的天依旧漆黑,新年里,四周好象亮堂起来。

娘煮了汤圆,又煮了水饺,并不饿的肚子,娘仍使劲地叫吃,每个人都的吃,多多少少都要吃,娘吃了,女儿吃了,父亲吃了,媳妇也吃了,我看着娘盛水饺时的背影,我咽下了自己一滴酸涩的泪。

  年提醒了我,我的家,我留守在家的老人,还有我留守在家的儿童,老的老,小的小,而青壮的我,在外讨着生计。我还不能够留下,也还没有能力把家带在身边,我以习惯了两头的奔波。

新年里,我的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年杂感
后一篇:回到家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