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失散的爷爷
最近看到崔永元在进行重走长征路的招募活动,我很想参加,但是不可能的!每看到有关长征的题材,我就想到红军,也想到我爷爷。爷爷离开我们有十年时间,但他的英容笑貌,他的故事还始终留在脑海里,将一生难以忘怀,并把爷爷的故事继续传乘下去,告诉我的孩子们。这里记录几个片断,算作对爷爷逝世十周年的纪念。
爷爷一九一二年出生,不识字,从小依靠帮地主放牛长大。他个头有一米八几,说话嗓门特别大,声音像高音喇叭。爷爷不是红军,没有过雪山草地,爷爷是红军失散人员,在老了的时候得到政府每月的福利补助。
爷爷十五岁把地主家的牛赶到深山老林里,再也没有回来,牛被放生了,让家牛变为野牛。爷爷从此参加了队伍,爷爷始终说队伍,到老都没有改口,而且一说到队伍就津津有味,像孩子似得开心,有时也陷入沉思。他参加的队伍当时只有二十几人,住在一家地主的大院里,白天睡觉,晚上出门,爷爷刚参加的时候,只帮他们看家守门。这个队伍经常组织开会,领导讲话很服众,大家穿的是普通对襟马褂,没有统一的服装,领导在开会时很严肃,私下都很和气。县城里几家大户地主,家里连连遭殃,队伍里的枪多了几把,爷爷也分到一把老式土枪,五天的功夫,队伍需要转移,离开大院,开始进山了。到山上会合的队伍有三支,总共有一百多人。山上的条件很艰苦,战争更激烈,经过半个月战斗,县城被队伍攻下。在攻打县城时,爷爷参加队伍时的领导牺牲了,在县城衙门里开追悼会,爷爷每次说到这里时,语速变的很慢。队伍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队伍的管理也越来越严,爷爷要求入党,要准备开支部会通过的时候,队伍又要转移。爷爷被安排去执行任务(爷爷始终没有说是去执行什么任务),在他回来的时候,大队伍已经离开县城,他顾不得劳累就去追赶。顺着队伍踏出的山道追赶,最终没有赶上,他没有跟队伍一起走,这是爷爷一生的遗憾。
大队伍转移后,爷爷认识了奶奶,因为奶奶,爷爷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这样的好景不长,斗争更加白热化,爷爷和奶奶开始加入了“跑反”的大军。因为害怕小日本,大家才开始“跑反”,生活以不重要,生存都已成问题。家里有茅草房,但不敢在家住,成天都躲在山上,爷爷说幸亏是山区,不然早就没有命了。小日本果然来了,房子被烧光,逃跑不及时被杀掉,个别年轻人有力气的,日本人留下来当脚夫,日本人所到地方,真的是“三光政策”呀!爷爷亲眼所见。不敢用火烧饭,只要发现有冒烟的地方,小日本就追到那里。爷爷说,有次奶奶在山上烤红薯吃,爷爷和小爷分别到山嘴前去望风,在山道上看见有几个人像小日本,小日本也发现了小爷,小爷拔腿就跑,几个日本人在后面追,一边喊话,小爷听到一声枪响,手一摸屁股,满手的血,小爷当时才十二岁,魂都吓破胆,最后在爷爷的接应下,小爷才检回一条命,屁股上一生都留个大窟窿。爷爷说他“跑反”跑了三年,那日子没发过啊,但还是要的过,最后总算熬到头了。
解放以后,爷爷学杀猪,成为村里的屠夫。五十年代,镇上出了好几位将军,爷爷经常念叨他们的名字,过了几年,真有一位将军来看望过他,这成了他一生的荣耀。全县总共出了五十多位将军,到他八十多岁的时候,我找出介绍家乡将军情况的书,读给他听,在听到所熟悉的名字时,他会打断你,让你听他讲将军小时候的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