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新白娘子传奇宗教经典 |
记得政治课本中说,宗教是上层建筑。由于白蛇故事一向是民间流传,从它的内容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宗教文化在市民阶层中的位置。那么我们不妨尝试从《白蛇传》的流变中来看看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主流的变化。
唐朝是李姓,于是托以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子孙自居。因此唐朝便以道教为国教。但是由于唐王朝开放的政策,所以许多宗教在那个时期都得到了可观的发展:比如佛教的本土化分支“禅宗”形成;伊斯兰教,天主教东传入中国。经过唐王朝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它们都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
在《清平山堂话本》中,白蛇的故事完全是道教的内容。收服三妖的“奚真人”乃是“出家在龙虎山学道”的道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宋朝的佛教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但道教在宋朝时期的市民阶层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可能与宋朝地理位置偏南,而佛教的主流在北方有关系。并且唐朝的遗风一定程度上尤存于民间。
到了明朝,白蛇的故事却一下子变成了“佛法无边”的体现。“雷峰塔”和“法海禅师”这两个意象的出现就体现了这一点。虽然白蛇和青鱼(《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仍然是道家弟子(“千年修炼,免你一死……”),但二者最终仍然没有逃脱佛法的镇压。佛大于道的观念此时已经深入市民阶层的思想。这大概和明朝程朱理学的发展有关。理学虽然本质是儒学,但却受到禅宗的深刻影响(如“顿悟”,“心性”)。儒学和佛教的结合表明佛教在明朝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士大夫阶层奉行追逐对市民阶层的影响重大。
此后的白蛇故事,如几部“雷峰塔传奇”,都延续的明朝白蛇故事中佛大于道的特点。白蛇最后奉“佛旨”出塔升入天界更是弃道归佛。道教的衰落由此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梨园本(旧抄本)“雷峰塔传奇”,增加了白蛇之子考中状元,雷峰塔祭奠母亲的情节,首次将儒教中的“孝悌”的观念引入白蛇故事,使之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局面,并对方成培本的“雷峰塔传奇”中三教在对立中并存的结构产生影响。明清时期儒教的精神控制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其在市民阶层中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虽然市民阶层在平时的精神生活中仍然以佛教来构成精神寄托,但如果要升官致富的到好的结局(考中状元光宗耀祖),还是要精研儒教获取仕途的前程。不过我个人认为后来在各种地方戏曲中白娘子被小青所救的情节似乎是佛教和道教中和的结果,大家各显其能吧。应该也是时代变化,市民阶层中宗教已经渐渐淡化的体现。
不过《新白》应该是这种中和的顶峰了。试分解一下剧情就可以看出来。娘子的师傅是黎山老母,本人也是修炼千年,再加上平素施展的各种法术,都表明她出身道教。而她又参拜观音,发愿“皈依三宝弃红尘”,分明像个虔诚的佛教徒。其他的部分就更加有趣了。紫薇星、文曲星都是道教的神道,却总是从佛祖那里来。娘子和许仙既供奉观音,又供奉赵公明(武财神),还供奉吕洞宾。许仙的姐姐把关帝和观音放在一面墙上供奉。至于忠孝节义则是儒家的奉行之道,被许仙父子和其他那些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概“新白”所表现出的宗教观点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体现:只要对我无害的我什么都相信,各种宗教的精华都吸取,无所谓哪个教强于哪个教,或者根本就不信教。现代的华人社会的确是有着宽泛的宗教信仰的,这大概就是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精神体现吧。
有了上文的议论,我们可以具体的来看看《新白娘子传奇》中所出现的神话人物的归属,来看看这些神仙们各自代表的神道宗教。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新白娘子传奇中》,可算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这位菩萨同时也是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为熟悉、最感亲切的。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现三十二中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我国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而剧中白素贞求子时在苏州拜的“送子观音”,可视为观音的一个化身,而这个化身的传说,据考证是起源于闽赣两省交界的山区。
关公——
关公被尊为“武圣”主要是清朝时期的事情。《新白娘子传奇》讲述的是宋朝的故事,所以许家将关公作为“武圣”崇拜的可能性可以被排除。而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是明万历年间的事,因此关公作为护民伏魔尊者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那么,关公究竟是作为一种什么样的神在剧中被崇拜呢?现在看来,就是关公作为佛道两教护法而存在最为可信了。佛门尊关公为护法伽蓝神。隋开皇十二年(592),当阳天台智者夜梦关公显灵,承诺“吾当为力建一刹供护佛法”,并大施威力促玉泉寺成,关公受五戒,遂为此寺伽蓝神。宋代以后,关公由一家寺院(或佛教一宗)的护法神一跃而为整个中国佛教护法神,各家寺院都把关公请进自己的门槛。杭州的灵隐寺、山西五台山一些寺院及交城县的天宁寺均有关公神像。道徒敬关公为“义勇武安王”“义勇武安王’’虽是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赐给关公的封号,事情的起因却与道教徒推崇关羽有密切关系,是中国道教祭奉关羽的开始。宋真宗时期的道教首领张天师第一次请关羽出来降妖除怪,开始把关公拉进道家的教门,以后的道教信徒也都尊崇关羽了。
天上圣母——
这个人物让我有点费解。在闽台信仰崇拜中,“天上圣母”所指的是“妈祖”。妈祖,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羽化升天,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岛(也有说在莆田贤良港)。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起到清朝,由于妈祖信仰在沿海地区的广泛传播,历代皇帝先后给妈祖36次褒封,封号由二字累加至64字,爵位由“夫人”而“妃”、而“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虽然妈祖渡海至台后,其所司事务愈加丰富,但是其主要职能还是护佑海上航船平安的,跟《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所司事务大有不同。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另一位著名的女神西王母。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道教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人物,据《山海经》里记载,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后代小说和戏曲里,为一美妇人,蟠桃宴时群仙为其庆寿,故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据我看来,这位女神似乎更像《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圣母娘娘”。
紫微星——
还记得许仙端午惊魂那段吗?观音菩萨说了一句“紫微星有难”,让大家颇为费解的这位“紫微星”到底是谁?紫微星为北斗星系之首,是一百零八颗星中的十四颗主星之一,故称“北斗帝王星”,是为官禄主,有解消凶厄、逢凶化吉、保安康添吉祥、延寿、制服煞星、化解肆虐的能力。通俗来说,这紫微星就是帝王星。但是星相学中又认为,紫微星有着耳根子软的倾向,所以在感情上有一点感情用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猜测,《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紫微星指的应该是许仙。紫微星是道教的神,这一点是勿庸至疑的。
文曲星——
文曲星当然就是许仙之子许仕林了。文曲星本称“禄星”,又名“文星”,道教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也我国古代对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这颗星位于北天球北斗七星的正前方,因为总与北斗七星相伴升起,比较容易找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有一段文字讲到禄星,大意是说:北斗七星正前方这六颗星统称文昌宫,里面最末一位就是主管官禄的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