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心用两个字道破中国历史

(2016-11-08 20:55:00)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48cdbd30gw1f9ktfnwuaqj20hs0a2q3b.jpg

“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此话庄周以为是温伯说的,鲁迅以为是季札说的。我想总之是某个古早的中国人说的,而且由之可见庄周、温伯、鲁迅、季札都太忠厚,中国的君子者,大抵假借礼义为的是噬人心,使被噬者自以为殉了道。

以善得天下,以伪善治天下,伪得不耐烦,伪得漏洞百出,乃直接恶——回想当初将得而未得天下时,大家以为从前的善还不算善,这次可是真正的善了,因而纷纷投奔,共襄大业。再回想当初伪善开始运作,大家精练作伪的功夫,小伪伪不过大伪,文伪伪不过武伪,大伪武伪到底也败于真恶。

——木心《素履之往》

木心老道辛辣,用“伪善”一语道破中国历史,至少从史书上看,是这样的。

http://tc/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p1_pstatp_com/51e5e391c5998e6772f79e53a0ed4680.jpg

就拿《左传》里的郑庄公来说吧。为什么叫《左传》里的郑庄公呢?因为我也无法确定郑庄公是否就是这样的人,而确定的是《左传》是这样写的。

郑庄公的弟弟想谋反,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实际上,郑庄公不是不想动手,而是欲擒故纵,不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而是他不多行不义,我也没法一举消灭之呀!他的亲弟弟共叔段不把事情闹大,郑庄公很难得到舆论上的全面支持,太叔很可能让他们共同的母亲武姜给袒护下来,共叔段还会卷土重来。所以,他就等养肥了猪再宰。《春秋》说:“郑伯克段于鄢。”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在打仗,所以用个“克”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郑庄公有意养成太叔之罪,亦是有罪之人。

http://tc/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p3_pstatp_com/e014208f3fb8b8032a3fbabda2666d2e.jpg


齐国、鲁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齐僖公把许国让给鲁隐公。鲁隐公说:“君王说许国不交纳贡品,所以寡人才跟随君王讨伐它。许国既然已经认罪了,虽然君王有这样的好意,我也不敢参与这件事。”于是就把许国领土送给了郑庄公。郑庄公让许国大夫百里事奉许叔住在许都的东部边邑,说:“上天降祸于许国,鬼神确实对许君不满意,而借我的手惩罚他。我这儿连一两个父老兄弟都不能相安,难道敢把讨伐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我有个兄弟,不能和睦共处,使他四方求食,我难道还能长久占有许国?您应当事奉许叔来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准备让公孙获来帮助您。假如我得以善终,上天可能又依礼而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让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同家。那时候只要我郑国对许国有所请求,可能还是会像对待老亲戚一样,降格而同意的。不要让别国逼近我们住的这里,来同我郑国争夺这块土地。我的子孙挽救危亡还来不及,难道还能替许国敬祭祖先吗?我让您留在这里,不仅为了许国,也是姑且巩固我的边疆。”虽然《左传》说:郑庄公在这件事情上合乎礼。但是我还是觉得郑庄公很伪善,既然不好意思霸占别国,就让许国复国好了。齐国鲁国都能推让,郑国为何不可顺水推舟好人做到底呢?楚庄王曾霸占陈国,后来听臣子劝说,就让陈国复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