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分子的坚守与选择

(2016-11-06 12:24:12)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48cdbd30gw1f9i9t3wvc9j21kw16oqby.jpg

《岁月沧桑》是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十年之作,描写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其核心是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坚守”。

钱理群选取几个有代表性又颇有知名度的文人作为研究对象,如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作家、学者,以他们在1949年至1970年代这一时期的生命历程为观照对象,通过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们在时代的大转型大变动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透视其个人性格、理想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交流激荡,重现了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命运遭际、幽隐,以及精神的尴尬与波澜,检讨了历史经验得失及其包含的启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代大丈夫被寄予的理想, 其实具体到千头万绪的人生实践当中,能够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就已是相当不易了。在我看来,钱理群在这本书里就是想诠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看看他们是否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想找到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风骨。

废名通过“上书”提出全面的治国方略,赵树理为农民而写农民,王瑶立志成为第一流的学者……这些知识分子的作为,让人看到了责任与担当意识。“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梁漱溟狂妄的背后是舍我其谁的胸怀,梁漱溟认为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士人立志为‘王者师’”。在他们人生选择上,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环境与人,理想与现实,妥协与坚守……书中选取的是一些不放弃理想与良知的知识分子,当然他们身上同样充满了罪与罚,只是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保留着做人的底线与追求,而不泯于众。如钱理群写道:“在写交代时,王瑶还掌握一条原则:尽量不或少涉及他人,即便是非讲不可,也绝不伤害他人。这样,王瑶也就在后人难以想象的空前的政治、精神压力下,守住了底线,在那迷乱、失范、疯狂的年代,王瑶始终保持了清醒”。

钱理群从这些作家的书信、著作、自传等文字中窥探他们的心路历程。他的研究是探寻式的,书中少有明确的判断。钱理群说,写出一个又一个的“难以作出简单、明确判断”的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以激发“对历史,对人的命运、存在的追问,却又没有结论。”

他说:我是通过“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为自己竖起精神标杆,以此要求和鼓励自己。那么,在钱理群心目中,知识分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答案是:始终如一地探索真理,独立思考,对既定观念与体制提出质疑。

http://ww2/large/48cdbd30gw1f9i9tn8j2xj21kw16onfr.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