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不要思考

(2016-03-18 08:26:30)
标签:

杂谈

  尽管叔本华洋洋自得于思考创作的快乐之中,但是他也并不回避越有智慧就越烦恼的事实,“确实,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并且似乎不无道理的说法就是:头脑至为狭窄、局促的人根本上就是最幸福的,虽然并没有人会羡慕他们的这一好运。”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将快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乐趣:这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觉。在一些国家,这类快乐获得首肯,这类活动甚至成为全民性的娱乐。第二类是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乐趣:这些包括步行、跳跃、击剑、骑马、舞蹈、狩猎和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甚至打斗和战争也包括在内。第三类为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这些包括观察、思考、感觉、阅读、默想、写作、学习、发明、演奏音乐和思考哲学等。”他认为只有第三类才是当属于人类的乐趣,而这类乐趣也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需要有一个卓越的头脑,“一个愚人背负着自己可怜的自身——这一无法摆脱的负担——而叹息呻吟。而一个有着优越精神禀赋的人却以他的思想使他所处的死气沉沉的环境变得活泼和富有生气。”然而他又不得不补充道:“超常的感觉能力会引致情绪失衡、周期性的超乎寻常的愉快或者挥之不去的忧郁。”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虽然我也一直没弄明白此言的含义,但是无论从现实还是从思想家的笔下,亦即无论是来自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思考给我的印象都是难言轻松愉悦的。

  作家艾云在其新书《寻找失踪者》中写道:“思想之路绝非坦途,多是抱定以命殒思才敢迈步。”“思想是个人独处时一点点抠出来。虽然它有温暖与厚道的至诚至爱的底色,但深谙血泊中的邪恶与狰狞,那就有罡风吹过一阵紧似一阵,让人脊骨发凉了。”她十分感伤地回忆了几位盛年离去的王小波、杨小凯、萌萌以及为思而殒命的人。但是当萌萌的一位朋友说,他不愿意看到一个美好的女人让问题和思想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他曾经喊过打倒黑格尔,解放萌萌。艾云却依然认为,如果是为问题所逼,为思想所缠,这都不是想放下就放下那样轻而易举。他们必然担当的只能是天命。至于问题和思想却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些人变成病理学特征,并因其原创性而致命,酿成悲剧性神学的低徊挽歌,却又只能对天长叹。

  《寻找失踪者》是一部检视思考与思想的随笔集,艾云以女性绵密而细腻的文字、历史时空万转千回的想象、感性与理性交融并蓄的思考,将柏拉图、福柯、哈耶克、波普尔、萨特、雷蒙·阿隆、索尔仁尼琴、列夫·托尔斯泰、哈贝马斯等众多杰出知识分子的理念精神放大在当下的历史情境之中,力图用一种现代性的解读还原这些大师们的哲思与智慧,回溯并追寻曾经在思想史和写作史上以良知、公正及理性捍卫价值真理的殉道者和失踪者,以及他们身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为何起这样一个书名呢?这也是书中一篇随笔的题目,“想当初拟写这篇文章的题目,思在路上,谁在寻找?谁是失踪者?我们都在寻找,我们也都可能是失踪者。如果我们不让自己失踪,那就得始终带着追问上路。”明明知道思考昂贵的代价,可是作者好像没有要放弃的迹象。她自思,亦反思。“不自欺,也不他欺”,她说:但中国的书写者有一个致命的硬伤,这就是他们往往容易“我控诉”,而难以去做“我忏悔”。当检勘一段历史悲剧时,往往把责任推诿出来,而没有去反思作为我个人原本也应承担的责任。人们善于谈论他者的罪恶,而不习惯于正视自己的原罪。她对“说小话”给予了无限的憧憬与赞美,“不再大谈人格、意志、终极关怀;只是坐下来,托颐、发呆,看到有些松弛黯淡的皮肤,觉察到时间的恐惧。很多的想法发生在秘不宣人的隐匿里,直面隐匿时的骚动,不回避身体与性欲的侵扰性念头。”

较之男性思想者,艾云有着更多的感性,文字中充满了想象,有着丰富的多变性,有些语句细想恐怕未必达意,但是她恐怕就是喜欢那种绚烂,正如她自己所言,“可我却又会对语言自身穿越物体介质的美感,有着深深的迷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