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别说了,说漏了可咋整
(2009-08-29 10:02:21)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乱弹时事 |
我看了这样的解释,我也坐不住了,实在是太自相矛盾了,怎么能够服众呢?对黄育海的四点质疑解释,我也谈四点质疑。
黄育海在回答捐款证据问题时说:“捐款方式有多种,一种就是捐献给红十字会,能拿到相关票据,但是红十字会将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不太清楚。另一种就是捐建具体项目,余秋雨是做实事的人,于是就捐建项目。这种善事能有什么收据?”黄育海不仅回答了质疑而且还在解释中抬高了余秋雨,其言外之意,捐款给红十字会的人不是做实事的。“这种善事能有什么收据?”按常理,单位收到20万元是不能不给开收据的,因为这牵扯到20万如何入账和资金的安全问题。如果可以连收据都不用开,20万揣进个人腰包怎么办?
就20万是否到账问题,黄育海说:“当然到账了,不到账工程怎么启动?”既然到账了,为何不让对方来说句公道话呢,学校或其主管机构总该知道,他们说一句证明的话比余秋雨的一百句话都有分量。别告诉我找不到人,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别说不好意思,都能自己出来说捐款了20万元呢。
原先说的捐建秋雨九久希望小学,后来改口说建设三所图书馆。黄育海是这样解释的“20万捐建一所抗震能力强的学校肯定是不够的,捐建三所图书馆也很勉强。”黄育海到此还算说了句实话,不过实话里还是绕弯了。20万元,不要说要建抗震能力强的学校了,就是建一所普通的希望小学也建不起来。正如20万元在城市买不到一套像样的楼房,而放在农村其作用也有限,现在在农村盖一个100平方米的民房也得四五万元。20万换成三所图书馆,也是小马拉大车,平均一个图书馆不到七万元,那能弄成多小的地方呀,叫图书室还差不多。
关于为什么不公布捐建图书馆所在的学校名称,黄育海说:“因为目前根本确定不了学校的名称,都江堰是重灾区,学校、居民房都在规划、重建。一些学校可能会合并、另建,以前的名字也会随之变更。”黄育海的辞令颇值得人玩味,“一些学校可能会合并、重建”,既然“图书馆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怎么合不合并还处在未知数,难道学校建完了还可能整体平移?都在建设了,名字还没有起出来,学校起名原来跟孩子起名一样困难。那学校原先的名字总该有吧,就算合并也是捐款后的事情呀?
黄育海不解释还好,听了他的解释我反而越来越糊涂了。一个网友套用小沈阳的话写道:“余秋雨可别再说下去了,再说漏了可咋整啊。以后可别瞎说话了,你知道人生最丢人的事情是什么吗?就是话说出去了,可是没兑现。你知道人生最最丢人的事情是什么吗?就是撒谎却被人当场揭露出来了。”感觉特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