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六年级教学建议三 转载
(2014-10-29 13:13:0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日志 |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的对话教学不用面面俱到,可以采取从“扶”到“放”的教学方式。扶:先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掌握对话中要求达到听、说、读、写的主句型。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对话,在交际中灵活运用主句型。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话中的主句型教学也应该放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进行,除了一些趣味游戏,主句
型也可以在学唱歌,学说歌谣中进行,如:第二单元A部分的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please? It's...可以按本单元歌谣中的顺序,在黑板上贴出五幅教师卡片图(或利用课本中Let's learn大图下面的五幅小图):
教师和学生一起吟唱本单元Let's start下面的歌谣: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Next to the hospital.
Where is the hospital?
Next to the cinema.
Where is the cinema?
Next to the bookstore.
Where is the bookstore?
Go straight ahead.
吟唱几遍后,学生对主句型已完全理解掌握,教师无须讲解,便可引导学生将句型运用到有意义的任务型活动中去。主句型教学也可以通过学唱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
②注意活动的层次性
句型的操练活动不仅要注意目的性,而且要注意由易及难的层次性,比如:第三单元lA部分句型是:
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B: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
这个句型长,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采用先学答句后学问句的翻卡片游戏活动。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八张词组卡片,背面朝上,四张时间短语,四张动词短语。
T:(翻开一张时间短语卡和一张动词短语卡片。) I'm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tomorrow
morn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教师选一名学生上前翻一张动词短语卡片。)
S:I'm going to...
活动开始,只要学生回答“I'm going to...”即可,然后逐步要求学生说出含有时间短语的完整句子,如: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morning.当学生熟练说出完整答句后,师生互换角色,即学生问,教师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逐步增加难度,过渡到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达到掌握运用。总之,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但活动的顺序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体现语言扩展的活动,不能安排在巩固操练语言活动的中间,应该在学生熟练掌握以后安排。
③ 机械操练与意义操练结合
教学句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学句型的结构,即语法的过程。语法是语言的规律,学习外语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编者不提倡刻意地给小学生讲语法,而是建议教师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活动或游戏中发现规律,然后在机械操练中熟悉规律,最后将规律运用到有意义的操练,即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例如:第四单元A部分中的主句型He likes... She likes... 教师可在与学生交流中让学生发现规律。
T:I like playing ping-pong.What's your hobby?
S1:I like drawing pictures.
S2:I like swimming.
S3:I like playing football.
S4: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T:(幽默地)Let me see if I have good memory.
教师依次说出上述几名学生的爱好,适当夸张likes的发音:
A likes drawing picture.B likes swimming.C likes playing football.D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然后教师问学生是否发现什么规律?当学生发现规律后,教师出示教师卡片,让学生通
过机械操练加深印象,进一步熟悉规律。如:教师出示卡片提问:
T:What is...'s hobby?
S:He likes riding a bike.
T:What is...'s hobby?
S:She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
教师可以逐渐加快提问的速度,注意纠正学生表达时出现的错误,最后再让学生分小组采访小组成员的爱好并进行汇报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把汇报结果写在练习本上,落实到书写。这种教学方式同样也适用于教学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总之,在要求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运用之前要先让学生在有足够量的机械操练,待形成句型的正确概念后再让学生运用句型。但机械操练并不一定是枯燥无味的操练,机械操练也可以设计成各种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乐学、易学。
④ 在任务型活动中灵活运用语言
关于任务型活动的重要性前面已做了详细阐述,语言只有通过运用的过程中才可能被激活。本套教材十分强调语言的运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结对或小组活动(即运用语言的任务型活动),如第二单元的Task time让学生就学生用书上的地图运用学过的语言展开会话活动。如:Where is the cinema?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
又如第三单元B部分的Pair work:Let's do an interview.
1)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3) When are you going?
学生用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经过思考,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表述。另外,活动手册上也有很多的任务型活动,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几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
⑤ 重视课堂上多种形式的笔头活动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听说训练,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生听不懂,说不流利的现
象大有改观。但教师们又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又出现了会说不会写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建议教师重视课堂书面活动的设计。
教师往往认为在课堂上写太占用时间。而且学生书写速度不一,教师难以调控,于是课堂上除了教师讲就是学生讲,写的练习很多情况下都留到了课后。高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掌握语言的听说比较快,所以建议教师对他们的弱项加强训练。因此,一节完成教学目标情况好的课应该包含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写的活动。写的活动形式很多,如:理词成句,缺词填空,看地图标写出行走路线;给答句写问句,看问句写答句,看句比赛;小组任务型活动的结果书面汇报等等。课堂上的写的活动最好能体现分层次的要求,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多写一点,一般的学生只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即可。在课堂里安排书写活动的优势在于是:a.中等偏下的学生能得到教师的指导。b.教师能及时得到教学反馈,发现明显的共同性错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法。c.学生的写的质量和速度会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最好在每节课中安排3~5分钟的笔头练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