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为什么没《越狱》

(2008-11-29 22:13:29)
标签:

杂谈

文/白脸

最近歌华有线催我交款。到底交还是不交,思想斗争了好几天!其实也没多少钱,主要是现在的电视剧太烂,不想花这冤枉钱。光烂还不说,它几十个台基本上都播那三五部戏,净是重复的。有次我一打开,七个放《奋斗》;五个是《双面胶》;还有十一个台《家有儿女》。

您说,要是全天下的馆子都只做三道一模一样的菜,没得选,那恐怕它再好吃,大家也难以下咽(更何况还不好吃)。当然,这些道理他们不懂,有时候体制局限住了人们的思路,智商有限。

后来,钱还是交了,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给看回来。打开电视,正好播《幸福里九号》,看了两集,那叫一个假呦:明明是讲老北京的事儿,戏里却听不见一句“京片子”,闻不到一星半点“京味”。也是,从导演到编剧再到主演,没有一个北京人,不假才怪!

曾经有几万个人跟我抱怨:“看看人家国外的电视剧拍得多精彩——《越狱》、《绝望主妇》、《反恐24小时》……。再看咱,打开电视除了恶心就是糟心!”其实这个问题谁心里都一清二楚,就像打开窗户就知道外面是阴天好天。至于原因么,也很简单,就是那两点。

先说第一点:咱国内有一套特有的审核制度,从某种角度讲大大局限了电视剧水平的发展。去年,有卧底的同志从广电局拿出来一份“审核意见标准”。哥们一看,呵,A4的纸整整3页,明确指示这不能拍、那不能拍——无形中就把戏路给禁锢住了,让你空有72般武艺却无处施展。所以制片方在拍摄时首先考虑的不是精不精彩,而是能不能过!

第二点:国内制片方的整体水平偏低。这其中包括出资的制片人、编剧和导演。据我所知,咱们国内的电视剧在筹备阶段基本是三方(制片方、编剧、导演)三个意见。这就好像是三头雪橇犬,分别把车拉向不同的方向,但那只能是原地不前。而且,国内高水平的编剧拨拉来拨拉去就那么几个,还谁都不服谁,更别提合作了。可人家国外,都是一个大班子,你像《越狱》和《绝望主妇》就是6个编剧;《反恐24小时》则更多,听说是十几个编剧。大家和制片方铆足了劲对准一个目标(娱乐大众),群策群力,想不出好戏都难。

    当然,中国人想看上自己的《越狱》也不是没戏,只是还要耐心地等上个三五百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