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66回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情节:关云长单刀赴会。这段讲的是为了索要荆州,鲁肃摆下“鸿门宴”准备搞定关羽。关平劝关羽别去,说这里肯定有猫腻。关羽不屑道:“吾于千军万马之中纵横,如入无人之境,难道还怕江东那帮鼠辈吗?”次日,只带周仓单刀赴宴,最后挟着鲁肃全身而退,传下美谈。
可是,《三国志》里“单刀赴会”却只见于《鲁肃传》,《关羽传》中并无记载。而且白纸黑字写着“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带着疑问我又查了《吴书》,里面说:鲁肃想跟关羽聊聊荆州这事儿怎么办。关羽说那你来找我吧。众将都劝鲁肃说太危险,别去。鲁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然后毅然去找关羽。俩人见了面,关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甲,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望收地邪?”鲁肃淡淡一笑说:“当年君侯跟皇叔兵败于长板,已经是走投无路,不知道脚下路在何方?是吾主念在皇叔无处栖身才借块儿地儿给你们。今皇叔已得西川,又占荆州,如此背信弃义,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羽无以答。……刘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如果按史书上的说法,“单刀赴会”这事儿因为鲁肃是有求于关羽,所以他要赴会,诸将都来劝阻。而《三国演义》中则是关羽不怕危险,不听关平之言“慨然应允”。这次谈判无论从道理上还是结果上,东吴都占了上风,“羽无以答”,而刘备也归还了部分城池。
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单刀赴会”:《三国演义》说是关羽去见鲁肃;《三国志》却把双方的会面地点选在了一个中间地带;而《吴书》上则说是鲁肃去见关羽;《资治通鉴》认同了《三国志》的说法。可见不光时世造英雄,地点一错,也同样能产生英雄。既然诸位历史小说家都各执一词,我们姑且中立的认为谈判地点是在中间地带,而双方都是单刀赴会――用香港古惑仔的说法则是“单挑”;拿超女的话讲就是“P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