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脸说三国《蹭饭》

(2006-05-30 02:19:25)

最近囊中羞涩,所以外出吃饭的次数大为减少,基本都是在家里做。即便这样,还是有一伙比我更穷的哥们,每到饭点儿,便纠集在一起,拎着啤酒齐刷刷地来到我家等着开饭,而且还美其名曰:“想你了”。您说我一人儿怎么都好凑合,但他们一来多少要炒俩菜吧,什么荤的素的,凉的热的,一月下来,嘿,比出去吃省不了多少!

话又说回来了,我不怪他们,因为自古以来中国的蹭饭之风由来已久。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没有工作,平日里与三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刘备头两趟没找到呢?关于这点,《三国志》里一句没提,《三国演义》中也只是由童子口中得知:“今早少出,归期不定。”但据我所知,其实诸葛亮是躲了。

想那诸葛亮,与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徐庶徐元直交情不错。但他们五人中,只有诸葛亮因为岳父黄承彦家境富有,所以才能吃穿不愁。其余四人,绝对都是地道的无业游民。就拿徐庶来说吧:自幼好学剑术,曾经为了给人报仇杀了人,让官府抓获,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令市人识之。后被同伴解救,一直隐姓埋名,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这哥几个,也是每天一到饭点儿,就全聚到诸葛亮家,一边喝着酒一边吟诗作赋,高谈阔论,畅言当前局势。三天五天无所谓,可日子一长谁也受不了啊,诸葛亮心想了:救急不救穷,这么下去也不是事儿,我呀,惹不起我躲得起,闪!于是才出现了刘皇叔两顾茅庐而不遇的情况。

    不光中国有这种事儿,外国也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大家都知道吧,他被世人称为“不同凡俗的英雄”。但就是这位写下《忏悔录》的大文豪,在其隐居期间,天天去好友爱默森家蹭饭吃。要知道卢梭隐居的地方离爱默森家起码有两公里,还是山路。可是,他总能在爱默森家的开饭铃响起的那一刻及时赶到。这让我不得不以小人之心测一下君子之腹:该不会是卢老师每到饭点儿,就站在山头朝爱默森家眺望,直到看见烟囱里开始冒烟,才迈着欢快的脚步向爱默森家跑去。而且边跑嘴里还边唱着:“又见炊烟升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