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份子

(2006-04-03 11:05:26)

 

小时候看《红楼梦》,很替宝二爷操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送礼随份子.您想啊,贾家的至亲往少说也有个三五房,至于表亲,五服之内的亲戚则更多了,而且这些至亲中大多都还有老家儿(如父母,祖父母等),一年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再加上过生日,都要送礼随份子,外带去行礼拜寿叩头,还都得记好日子,不能错过,而当时又没有手机可以设置提醒,这得花费多少脑细胞啊!

可在老北京,往往都是住了好几代的世居,有几房亲戚是极正常的事.大家纵然平时少来往,"三节两寿"就不能再不拜访,否则会让以礼为重的老辈儿人觉着不懂礼儿.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过去的繁文缛节已经免了不少,但结婚随份子依然坚挺地保存了下来.记得我姨奶奶家的几个表哥结婚时我们家都随了50元,那可是嘎锛新的五张"大团结",头天晚上,我妈拿着钱在灯下反复端详,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我当时暗暗发誓:长大一定要多结几次婚,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

九十年代的最后五年对于我来讲无疑是一场睡不醒的恶梦,因为不懂事的时候曾在外面胡混过几年,所以哥们特别多,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吧,就算是后来筛了又筛,还剩下百十口子.正是这帮当年跟我称兄道弟的铁哥们,抢起钱来一点儿也不手软——像一窝蜂似的比着结婚,有时候一月能赶上仨!我心里就琢磨:你要是"五一""十一"结结也就算了,您说您七八月份大热天的还结婚,这不是跟着塔儿哄吗!可怜我每月挣的那仨瓜俩枣呦,全随了份子,自己只好天天吃炸酱面啃黄瓜.就说我爱吃吧,可也不能一吃吃五年啊!

    最令人发指的还在后头,有些哥们,丧心病狂,为了靠收份子敛财,他们竟然不惜采取离婚这种极端的手法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时间,离了再结,结了又离者不可胜数,二婚三婚甚至是四婚者有如雨后春笋.我就说了,现在小姑娘都有问题,好男人多了去了,你嫁谁不好,非嫁那些离过婚的.让我们这些没结婚的棒小伙都耍单儿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宵
后一篇:女人的消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