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谚语里“龙抬头”的日子,到了这一天,北京的老百姓都爱剪去蓄了一冬的长发,意图讨个好彩头。晚上回家再吃上一碗龙须面,这都是流传多年的风俗习惯。但并不是所有多年的习惯都应该保持――比如说随地小便。
十九世纪末,日本人宇野哲人来了趟北京,回去写了一本观后感《第一游清记》,里面有一段令北京人羞愧的记载:“北京城内之不洁,虽尝有耳闻,然堂堂一大国之帝都,如此不洁则未必能想象到……街路行人繁忙场所,市民据路之左右大便者,不可胜数,最多者五人乃至十人,并臀为之,其为之者不以人见为耻,行路男女见之者不以为怪。……大便尚然,小便者则到处都是。”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才下令修建了最早的公共厕所,北京人称之为“官茅房”,这也许是八国联军做的唯一的一件好事。
如果说那时候北京人的不讲文明卫生,是因为没有公共厕所的原因,还尚可体谅。但如今的首都人民竟然延续多年的陋习,依然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就令人有些愤慨了。当然,这其中并不完全是北京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外地来京人员。
每当夜幕降临,各个大酒楼饭店灯红酒绿,食客满堂。而此时,一些不具备如厕条件的小饭馆,或门口树旁,或墙根下,或草坪里,上演着一幕幕当街小便的丑行。去年就有报道披露一男青年因为另三名男子当着女友小便而上前指责,反而却被围殴致死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