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人如何调整孤独的心(答自在家园微信平台网友问)
(2014-03-19 11:36:12)
标签:
oh卡东天目山关系工作坊行星能量颂钵杨力虹杂谈 |
分类: 非常爱 |
我常觉得生命木有意义,绝望萦绕脑际。不知是否患了抑郁症?
我从不给人贴抑郁症的标签。我的理解是:生命本来就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才更有美感。而号称自己抑郁的朋友们,不过是正处于低谷中。始终会有路走出这片谷地的,走出去,便阳光灿烂、万紫千红了。
要让生命有意义的话,我的建议是:去服务、造福、利益更多生命。
独居的人如何调整孤独的心
独居并不必然意味着孤独。孤独恰恰容易发生在喧嚣与繁华之中。
如果你能把”孤独“这样凄凉、无助的词语改为平静、自在的”单独“,想必会另有一番滋味与感受。
”孤独“的感觉之中,看清自己被”受害者“情结缠绕着。”孤独“往往与”自怜“相伴。
而”单独“却可以与”自由“并肩。
去年十月以前,我基本上都是”单独“住在山上。有人问:你不怕吗?如果你知道我曾是个特别胆小,非常悲观、惧怕孤独的人,也许你会有些好奇,我怎么做到的?每天怡然自得,开心快乐,挖土、种菜、养花、陪伴猫猫狗狗、写作、个案、工作坊,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日子非常充实,每天似乎都不够用。
救了我的是我踏上的”修行“之路,一句”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便救我出自心的习气牢笼中。万法唯心。你是有选择权的,你想看见怎样的世界,处于怎样的外境。
祝福你!早日看见”孤独“感觉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渴望与期待。放下。自在。单独也是一种美。
这篇农家子弟的文章真好!我是城市的女人,可我老公一直为农村的身份背景而耻辱,家里父母都是贫穷,有阴影,所以我老公一直有阴影。他工作也收到影响,发展不顺。我还不知道如何帮助他。谢谢老师的文章!
我想问问,那篇文章后来提到的城里女子,现在居住在农村的,是老师吗?
老师,要是早看到您的文章就好了!我老公前年就为了赚钱,去外地工作,留下我和孩子,我失眠,孩子每天哭闹找爸爸,我还没有父母可以帮我,一年多,噩梦,最后,放弃了,回到我们的小城市,重新开始,可是,过得塌实!我们走了弯路,幸亏,我一直在自我修行,所以不晚!
杨老师,我想问下,我越学习,越感觉到我和老公之间的差距,感觉自己为家为孩子付出,换来老公冷漠。怎么也不能唤醒老公的麻木的情感,我是放弃对他的救赎,这样凑合过?为了孩子,我可以付出!我曾经为老公的麻木而要挟过他,在深夜,可他折断了我的刀,就继续睡觉,淡定的冷漠!就是唤醒不了他的人性情!
是的。我住在农村。三年前,我正式移居浙江临安的这座东天目山上,随顺因缘。
有朋友看我微信朋友圈里的山居生活,感慨:我一直在城市里奋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过你这样的生活。
也有来山上做个案的案主发回照片,被出生于农村、现已经在城里混出头的土豪老公讽刺:原来你是去了农村啊!言语里透着不屑。
生命总是这样不可思议,复杂多变而有趣。就像钱钟书这个睿智的老爷子作家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而这样的”想“却是虚晃的假设,只要他们真”想“,其实早可以实现。也许人类就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在远处设立一个目标,拼命追逐、靠近、获取的过程,是他们最乐在其中的部分。当真正达成时,他们便索然无味,顿觉无趣。而修行,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时时喜悦,处处自在。心安、宁静,如如不动。
我不知道你学过什么,我只关心你真实地体验过什么。你和老公之间,少了些对彼此生命历程的尊重与接纳,对双方局限的理解,你不用要挟,更不用救赎。当他某天真正感受到你的“修行成果”,真正地看见你内心的柔软,真实生起慈悲、菩提心后,我想,你们的关系自然好转。他的“麻木”一定会有融化解冻的一天。
当然,如果你一直要站在“道德”或者“灵性”高地上,用批评、指责、评断、贴灵修名词标签……代替同理、接纳、臣服、尊重,那么,你们之间的心墙会越来越厚,他会用越积越多的“麻木”来回应你,那是他仅有的防御工具。你越蔑视他,他越自愧不如。或者,激烈反弹。用愤怒掩盖恐惧,而掀开恐惧的外壳,底下潜藏的仍是强烈的、对爱的渴求。
在家里,请看着老公的眼睛,真诚地对他说:谢谢你的陪伴,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去感受他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光。
祝福你们家庭和谐!
老公戒烟6个月了,又渐渐的抽上。他一次一次说让我再抽一支我会继续戒。我怎么能帮助他戒烟?
让他去跟自己的父亲重新连接,交还属于父亲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