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不是你的低贱烙印和诅咒(杨力虹老师答内在空间网友问)
(2014-02-21 08:44:52)
标签:
oh卡关系工作坊东天目山行星能量颂钵杨力虹杂谈 |
分类: 观.自在 |
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份
问题:我今年大四,家住在农村,虽然家境一般,不是很贫穷,但是我心理一直对农村有很大的偏见,我都不想承认这个身份,怎么放下?
中国人三代以前几乎都是农村人。
先说说你对农村人的偏见吧:自私、狭隘、受教育程度不够、粗俗、鲁莽、功利、琐碎……?相信你还能列出好多缺点,如果你不爱他们。
把这些缺点套在城里人身上,发现也很适用。城里虽然有星巴克、肯德基、3D电影院、大型购物中心、体育广场……物质的高度丰富,也不能抵销人身上的这些毛病。即使,你爱他们。
说到底,你对农村的偏见,源自于你认同了主流“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或者你认为农村无法给你提供自我价值实现,也就是所谓“成功”的机会。是的,农村无法,至少目前无法提供给你更多的教育、医疗、商业等资源,也无法给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社会上长期形成的对农民的轻视,甚至蔑视,也会让你因生在农家而自卑。冲突与挣扎,除了让你“怀才不遇”外,还容易“愤世嫉俗”。更深层的潜意识里,也许还埋藏着对父母的不接受。
如果你不想承认这个身份,你只能在苦海里沉浮。这个苦海,在你的心里。
假如你喜欢阅读,推荐你读一本路遥的《人生》,你从里面的高加林身上也许可以看见自己。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但相信,你仍然会有所感悟。
如果还有兴趣,你也可以读读我的博文《没有根,就没有幸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c96100102e63v.html
多说一点关于我自己的故事吧,也许你可以明白一点什么。
我现在住在东天目山梅家村。一个地道的农村里。我每天除了功课、写作、个案和工作坊外,就是种菜、植树、打扫等,地道的农村生活。
我不是农村人。我生在城里,父亲从小对我灌输的理念是: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以后就去当农民。
看起来,父亲对我的催眠是完全成功的,虽然他用了一种诅咒式的负面教育方式。尽管我上了大学,也有过好几份相当不错的“好工作”,我都放弃了,当我过上真正的农民生活后,非常开心,每天都充满喜悦。
我热爱这里的每一根竹、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人,每一只动物,我友善地与周围环境、人、物相处。我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我欣喜地看见农民们,他们有那么多的优点,懂那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有那么多的生活智慧……
更何况,他们不被雾霾笼罩,不受地沟油残害,不吃垃圾食品……在村里,我也没看见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他们每天都依循着天地自然规律,遵守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风俗,依据着村规乡约作为自己行为准则。
每天喝山泉水、吃五谷粮、食有机新鲜蔬菜,早上总是被鸟叫醒,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你不觉得吗?
人,其实需要的不是那么多,知足就可长乐。如果不被“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欲望勾牵,不被农民“天生低人一等”的偏见捆绑,你,也许可以睁大双眼,重新看见生你养你的土地,看看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受到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血脉骨气,体会到父母舔犊情深、把生命传给你的恩情。
有了他们在你身后,你走向未来的路,会更加坚实有力。不管你选择留在农村,还是奔赴城市。记住,自己身上流动的是祖先、父母的血液。农家子弟,不是你的低贱烙印和诅咒,它是你成为自己,打开更大生命格局的宝贵礼物。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