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吉家过藏历新年,跟阿妈合影
到尼泊尔的那天,有学员说:不想回去了。今天,在QQ上,有另外的学员说:不适应都市生活了,想念尼泊尔。
就像最近我听到关于我的江湖传言:杨力虹要去修行了。这还让一两位老师对我心生误解,认为我经营家园,用心不一。
这两天,还有博友留言给我:为什么你用的工作人员都是不修行的?我回她:你真的在修行吗?
我一直认定的修行场所就是我们身处的红尘啊!
每天每天,家人、朋友、同事……都会出那么多的考题给你。办公室、医院、会议室……每一个我们身处的场景不就是我们的曼荼罗坛城吗?何需远离红尘,离群索居,削发为僧……才算修行?要达到那样的境界,能够断红尘欲念,断然出家,那是怎样的福报所至啊?我们总是说:等我完成了XXXX,做完了XXXX项目……我就可以专心修行了。你将得到的答案只会是:你永远都做不完的!只要,这颗心,还在造作。
所以,我带的这个灵性音疗班,修行、觉察就发生在每一个当下。并非在教室枯坐,才能觉察,才能修行。
当学员们看到色彩缤纷的美丽衣服,喜不自禁时,当他们在选择礼物时,当他们在讨价还价时,当他们在吃饭时,当他们在行走时……我都会让他们找回在情绪和欲望里走失了的觉性,看到自己平时里的关系互动模式,是滋养、喂养还是驯养?在准备礼物时,有没有分别心?在咀嚼每一口食物时,真是带着觉知吗?每一个起心动念的真相,平时里的批评、判断、二元对立后的动力……
觉,只在当下。
每天,当你忙碌得已经找不到自己时,停下手中的活。
停下来,与真实的自己相遇。每次,定,三分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觉知。让本来的觉性,回归。
做到这一点,你已经离解脱又进了一步。


到达。金黄色美丽的万寿菊代表家园的心。

每天,我们的开始。补充喜马拉雅山南麓早到的阳气。

课间,总是有不少的来访者。都是我在尼泊尔结下的缘分。

换装后的我们。

多吉家的藏历新年。头一批特别的客人就是我们。


晚餐时,我们又被邀请到泽多、八角、噶尔玛的家里,一众人吃喝得相当开心,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是我们第一次过藏历新年。

购物大军出发。迷你小奥拓曾经创下了装载我们六人的光荣业绩。杨玲同学说:在车里,是蹲着马步的,不敢下坐,无法下坐。哈哈哈

俺订做衣服的尼泊尔服装店迎来了我们十几号人,煞是重视,补充了三个小帮工,包括这个蹲在地上记尺寸的孩子。

满载而归

青出于蓝胜于蓝。张倩芸同学惯用的这种计算器讲价法要比我们用洋泾滨英语讲出来的价格实惠得多。

每天,我们都安排不同风格的餐饮,让大家充分调动自己的味觉与嗅觉。




离开时,每人都增加了一到两个箱包。司机大叔非常有耐心地替我们捆绑行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