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力虹的自在家园
杨力虹的自在家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6
  • 关注人气:13,1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25日,与满亚法师面对面!有问必答

(2007-06-12 15:50:15)
标签:

满亚法师

分类: 观.自在
 
Touch In Heart
滿亞心的觸動
 


http://www.sinchew-i.com/images/photo/2004/02/02/0033.jpg
http://www.sinchew-i.com/images/photo/2004/02/02/0034.jpg
http://www.sinchew-i.com/images/photo/2004/02/02/0035.jpg
■滿亞法師,一句話一擊洪鐘,耳膜還在隆隆鼓動,心先是一驚一縮,然後一熱一放,說的正是,正痛,正touch,她摸著了每一個人的心,每一顆臨界於上升或下墜的心。
 
 
 
 
 
 
 
 
 
 
 
 
 
 
 
 
 
 
 
 
 
 
 
 
 
 
 
 
 
 
 
 
 
 
 
 
 
 
“人們都不認識自己,為甚麼不認識自己?因為欺騙了別人,為甚麼欺騙別人?因為沒有信心。因為不敢把自己的弱點表現出來。因為為了別人的肯定,我們做的不是自己。”

有一天我們清晨醒來,鏡中的自己越來越模糊,你不知道到底你追求甚麼?你好像在追求,一旦追求到好像又不是你的,你處於一口深井,沒有盡頭連續不斷的黑牆,這樣不斷又不斷地下墜,最後大家都傷害了對方,而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

滿亞法師,一句話一擊洪鐘,耳膜還在隆隆鼓動,心先是一驚一縮,然後一熱一放,說的正是,正痛,正touch,她摸著了每一個人的心,每一顆臨界於上升或下墜的心。

叫你發脾氣

竹林中,滿亞的動作快捷俐落,長闊淺灰的衣袖揮擺著起起落落的石梯,攝影一直來不及捕捉她的顏面表情,只留下剎那背影。

“現代人都不認識自己。”緊隨她背影之後,是我倉徨的腳步,注視她每一款背影,每一起步,每一落腳,兩袖間遞換如風,簡單的律動,平實卻堅定,一時平伏了紊亂的我。

“因為我們離開了自然,我們不敢去表達內心的懦弱、恐懼、疑惑、甚至是憤怒,這些都是自然的,但我們不敢把它表現出來,壓抑它,雖然你沒有把發在外面,但你卻發在裡面,別人可能因此不知不覺傷害了你,同時你自己也傷害了自己。”

“should be yourself”日本茶屋以禪的意境建立在海拔3500尺的Bukit Tinggi上,師父的聲音像一柱香,裊裊上升,在人生的高處。

“沒有溝通就可能是冷戰、逃避、暴力,所以情緒都要及時表現出來,就如同我現在可以發脾氣,但環境改變了,就不能再發這個脾氣,你要管理你的現在,不要被你的過去束縛著。一個人沒有好人、沒有壞人,不要因為一個行為去審判一個人。他做了某一件事,只是那個環境下有的一個現象,但隨著另一個因緣會有所改變,只要他不要重覆地做而變成一個習慣。沒有一個行為能絕對地代表我們的好,或是不好。”

她舉例說,一個人因破產而自殺,真正的原因並非破產,而是破產之前,已經有很多的環節失去了平衡。

“用一個嶄新的態度、心情去面對一個人,這絕不會不好相處的。他不會怪你曾經有過一時的無明和傷害,只要他感應到你是不一樣的,只要今天,去面對今天的問題,沒有一件事情是困難的。”就是住了20年的房子,從客房走到廚房,能像旅行一樣好奇,用新鮮的態度來渡過每一刻,即時在不同的因緣之下,發現自己,並做自己。

以前的媽媽不知道如何表達,又打又罵,可是我們還是很愛她,為甚麼?因為我們感應到她的心。“不怕我們有情緒,只怕人們感應不到我們真誠的心,現在的人很會講話,可是他背後卻是一顆冷酷和懷疑的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像很近可是又很遠。”暈黃的茶屋裡,一幅畫、一張桌、一朵花,便是禪,寂靜中師父的聲音彷彿走得很遠又很近,墜入深谷卻又貼在心上。

“只要不是疏導的管理就不是好的,只要不是習慣的情緒就不是壞的。”師父的話像一顆顆葡萄,放到嘴裡咀嚼,微妙的甜味滲著香澀,中間還含著像真理一樣的硬核。

滿亞vs身心靈
“修行如果是用一顆煩惱的心,修久還是煩惱的。”

“如果你只有宗教,而沒有清淨單純的生活方式,是不足的。”師父素淨的臉帶著法喜的笑容,“宗教講究修行,像打坐、誦經、唸佛,但如果這個法門是用一顆煩惱的心修的,修久了還是煩惱的。”數千年來,世界有了各式各樣的宗教,但人類陷於沮喪的深井裡,從未能跳出來。

現在的孩子自小便面對一個複雜的環境,“每年不一樣的保姆,過多的媒體與資訊,每經歷一次變化他都必須重新適應重新得到肯定,我很乖、不哭、不鬧,不斷實現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他們做的不是自己,叫孩子怎能不沮喪。”

宗教生活對現代人而言,猶如空中樓閣的烏托邦,沒有生活基礎的信仰,就像流沙一樣陷於無底洞裡。“當孩子都無法愛自己、愛家人,又怎能無條件地去愛別人呢?過早地接觸繽紛世界,我們以為自己追逐於潮流之上,實則淹沒於潮流之下,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們常說煙、酒、毒不好,但我們從不去了解一個人為甚麼要抽煙、喝酒、吸毒,從不關心他生理環境的改善。治標不治本,壞習慣會轉移的,哪天他不抽煙喝酒了,可是性情變得沮喪頹廢。”如同水放在大理石上,相互隔絕不能吸收,身心靈作為人的一切基礎,走出佛法,滿亞說的是生活;走入生活,她做的是修行。

“我現在就是要提醒這個世界,從現在開始,從你的思想、言語、行動、與人的接觸開始學習,不一定是去了教堂、佛堂,因為那只是一天一次、一星期一次,偶而一次,那是不夠的。”我閉著眼睛,想像一記鐘猛拽而來的力度,從耳朵到心上。

滿亞vs談性
“一個人修行到最高境界,他可以不需要性。”

“食色,性也。性是人的慾望,就像有人吃得淡,有人口味重,有人一天三根煙,有人一天三包煙。不管怎樣,性、酒、煙都一樣,這都代表了一個人的身心靈阻塞不淨化造成的。一個人修行修到最高境界,他可以不需要性,但每一個人在世間要一個健康的性,也無可厚非。”

慾望的河流泛濫兩岸,從中國大陸的木子美到性調查的駭人數據,縱慾彷彿成了灰色人們的魔咒,愈是掙扎愈是沉溺,無邊無際,永遠到不了彼岸。

“為甚麼會有這樣一種病因呢?人們沒有力量去看到未來,只能僥幸地活在夾縫裡過著現在,沒有明天,及時享樂。孩子自小便被貼標籤,只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又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付出,心中感應不到愛,心中也沒有愛,他們永遠都在尋找一個依靠。”

凡耳目口鼻所及的,社會都把這一種依靠渲染成男和女之間的性,“男和女,女和女,男和男,都是人際關係而已,就像兄弟姐妹,只是人們可以在性的關係下,孕育下一代,同舟共濟,這是一種奉獻,是美好的。”

然現代的性,只是人家的一包煙,一瓶酒,在性的刺激下,發洩的不過是一種情緒,讓人離開了疼痛、悲傷、短暫的落寞。“這一種興奮是來自於身體的毒素,如果你每一次都用性來疏導你的情緒,有一天它會失去了正常生活的可能,就像性無能。”大自然的污染,身心靈的失重,是人類自己的無明讓自己重重摔下,力道之大,足以毀滅。

滿亞vs怕輸性格
“你認為你所以沒有擁有過的,其實你都不需要去擁有。”

“只要是困難的都是不熟悉的,只要是容易的就是過去學習的,通常我們都有一個錯誤的習慣,都要做容易的。時機好容易完成,時機不好失敗了,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正確的觀念是沒有好也沒有壞。”

我們都有一個怕輸的性格,“為什麼輸不起?因為現代人沒有被教導去放下、去原諒,去還原。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嘛,就像我現在坐在這裡,就不在中國嘛,我現在接受你的採訪,就不是其他人嘛,如果大家有這樣的心情,旅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美好的。”就像一個人開著車,每一個轉彎都是一個景,而目的地其實就住在過程之中。

這2年,滿亞身在南非,“很多人認為當地的開發比較遲,但那其實是人類文明的延續。”面對西來的物質主義,滿亞和當地黑人說:“你認為你所沒有擁有過的,其實你都不需要去擁有。譬如五顏六色的飲料,都是不自然的,為什麼要去買一個3個月保存不壞,含有防腐劑的加工食品?南非人擁有全世界最佳的運動體格,可惜他們吃的卻是西方烹調方式的食物,已經失去了祖先生活的方式。”

曾經有人問滿亞,如果再有選擇,她會出家嗎?滿亞說:“我出家,因為我親近的是道場,如果當時我親近的是教堂,搞不好我就做修女去啦,如果我遇到對的人,搞不好結婚去了。”答案沒有絕對,因緣遞變,佛法可以是佛法,也可以不是佛法,滿亞可以是滿亞,也可以不是滿亞。

人物簡介:
滿亞法師,1955年生於台灣高雄。
經歷:美国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资讯管理硕士,1988年在西來寺發心依止星云大师出家,任过多座寺院主持。曾到過德國、馬來西亞、南非等地,近年則在云游参学中。

結語:

臨走前,師父說:“我要休息一下,因為話不是用口說的,而是用心說的。”踩著腳下周密鋪排,平整寂靜的石頭,她站在世俗之外,說的盡是世俗之內的事,從身到心到靈,回望凋零,突然讓人有了回生的勇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