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旅--底特律

标签:
汽车 |
“啊!”大家一同尖叫。“怎么这样儿啊?”

然后右边又是这样儿,

再往下又是这样儿,

丢弃的设备?


左手边,始终没有一点人气,像是个死去的城市。

路过这个大门,不小心就走过去了。没想到这就是我们寻找的博物馆正门。可是门不开。

兜了一圈回来,才算明确了这是福特汽车厂的博物馆。一切都灰土土的,只有墙上的涂鸦鲜活艳丽。街道杂草丛生,车也开得摇摇晃晃,但是周围没车,也撞不到人。

在这里满墙涂鸦,大概是没人管的缘故。

终于从右边的门进入大院。泊到车位以后,见一男子拿着一台黑衣进门,说是参加婚礼来了。其他的他一概不知。

一幅画,没好像汽车正从里面开出来。是福特,和现在的字体没区别。

这张图片没出来,记得是一个很旧的木质车厢,比下面的要破旧的多。后面有介绍,说车体容易破碎。现在明白了,就像三合板的边框,一撞准裂。

在那个年代,这辆车就显得奢华一些。

记不清这是福特那个系列,好像已经是四缸车了。

这个婚礼可不是开玩笑,差不多二百位客人。装点高雅,大气。我们一路在猜想,是什么人呢?热衷于这样的地方,古典,传统,优雅,福特家人的后代?

典礼和车展同时进行?

很正式,每位客人还有菜单,不是一般小家庭的规格。餐巾折叠很别致,餐具纯属同一系列,花朵也好,是我见过的婚礼中令人肃然起敬的一类。

展览依旧进行,解说员兴致勃勃地讲解,听众认真提问题,好像婚礼不存在。

马克斯韦尔AA行车系列,是克莱斯勒的前身。在二十世纪初,汽车制造业一直在是以有钱人为对象,还是为中产阶级服务,让大多数人都买得起车一事上争论不 休。结果,马克斯韦尔双缸,本着让大多数人买得起的原则,在1910年前就已经达到年产量2万台。在展的车售价600美元,具有12匹马力. 1913年生产转移到底特律,1924年克莱斯勒公司诞生。

仅仅几个街区之外,看到的景象就有所不同。

当然这种涂鸦也仍然存在。
后来我们找到住所,是在离这里20多英里以外的郊区,酒店非常舒适,物超所值,周围的大商业区,堪称车水马龙。在“Apple-Bee"这家餐馆里,吃了十分可口的饭菜,又到大商场里买了一些食品,水,还有拿回国送人的礼物。我们感到完满,充足,愉快。
我觉得底特律并没有人家所说的那种衰败。而我们参观的福特汽车博物馆,只不过使用了十多年,然后改为博物馆了。特别是那场赶上的婚礼,令人感慨着世道变迁 和人们的怀旧。现在的福特汽车是美国销售最好的汽车,克莱斯勒仍然是大众喜好的品牌,家人数了一下,深感失望,在美国大街上跑着的Audi A6, 竟然少之又少,几乎看不到。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觉得,工会在美国汽车行业的衰败过程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虽然他们在保护职工的就业福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高工资高福利,使 得汽车价格飞速上扬,因而在市场上不得不让位于外来汽车制造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美国的私人公司有自我调整更新转产的能力,相信经过危机以后的汽车 制造业会进一步吸取教训,重新整合发力,再创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