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托莱多

托莱多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城市结构紧凑,完整,奇趣横生,虽然小,我觉得我们的经历堪称丰富。
托莱多是历史名城,在西班牙的历史上,是曾经的国都。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既然提到遗产,不妨把我查到的西班牙文化遗产列出,以便大家对西班牙有多一点的了解。
西班牙的世界文化遗产列表:
310:阿尔塔米拉洞和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期洞窟藝術(共18處)
到达托雷多时,已经是下午了。天气阴沉。还在路上,就看到古堡和游人,颇受吸引。

城门前是一个转盘。车速超快,我们被挤出车流,停在了路边。

那面蓝色的旗子是不是联合国标志?作为曾经的国家首府,城门上刻着皇族的标志,威武而真实。

进了城,一路爬坡。我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看到这座门,精神为之一震。据说这座门建在子午线上,所以总被太阳照射着。如果没太阳呢?那就是这个样子。这座城门叫太阳门。

被城墙包围着的城市,很有安全感呢。这让我想起来老北京。

从城市的另一面看托雷多古城。

我们到达的第二天,这里有两件事发生,一是西班牙公主将在星期天访问托莱多,这座楼房的中间门洞被封锁。一位西班牙人告诉我们。另外一件事是,街上正在游行,警察出动,警车把住路口。这是托雷多有名的Zocordover 广场,来托雷多的人大都要参观这一带。所以在这里游行效果更佳。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呢?恐怕游行和公主造访不能说没关系吧。这里的警察的站姿值得一看。

Plaza De Zocordover 广场,行人来来往往,热闹无比。这张照片经过处理,加了素描的效果。

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素描效果。

这位大提琴家很专业,所以听他演奏的人很多,还有人以他为背景拍照。 他演奏了几段意大利的曲目,悠扬动人,行人多为之驻足。也有很多人在琴盒里放下了他们的谢仪。 这位大提琴家所在的位置,正是教堂的入口。拍照为记。

小巷里的生活,温馨,春意盎然。摩托是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在小巷子里移动,轻松自如。我的汽车就是在托雷多被刮坏了的。经过审查,已经轻松获得赔偿。所需文件包括,租车合同(通过网上获得),付费单据,和我拍的两张照片。我只是将所有文件从网上传过去,连电话都没打。我觉得欧洲人办事还是讲信用的,也是有效率的。感谢。

托莱多是在山顶上建筑的,从进了城们,就一路爬坡,呼哧带喘的。我以为只有我这么吃力,后来看网上介绍,才知道都这么感觉的。这样的小巷子,我宁可从上面下来,而不是从下面上去。不过如果无需爬坡,我还是很热爱这种古朴,充满历史感的小巷子。

广场夜景,很多人在这里流连忘返。西班牙的夜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包括观赏Flemingo舞蹈,路边吃饭,以及一切令人身心放松的活动。白天暑热,西班牙人睡午觉,然后8,9点钟吃完饭。在米哈斯是曾将想要吃完饭,但被告知,餐馆晚8点开门,只好悻悻然离开。



礼品店开到很晚。凡是面朝马路的房子,都在经营小礼品,3欧,5欧,10欧等。西班牙礼品确有其特色,买点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大家都高兴。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礼品感兴趣。那几位著长袍的游人不知来自何处。他们确实是神职人员。

我们参观了托莱多的军事博物馆。其实军事博物馆的前身是皇宫。我们之所以来了,也是因为这座建筑看上去是一座皇宫。我们还走错门了。看到在高高的台阶上站着一位像是管理人员的人,就上去问怎么进去。不幸的是,这位工作人员只会说西班牙语,而且有点不耐烦。我们于是求救于一位刚刚走进来的女士。她解释了一通,也是西班牙语。不过看到我们一脸雾水的样子,她于是掏起自己的书包拿出来几本书。我们才知道,皇宫的一部分改成了图书馆了。按原路退回,右拐,才进了博物馆。
这些甲胄,是橱窗里比较令我感兴趣的一部分。虽然只是战争装备类,但是好像看见了林立的士兵,和他们准备好了的战争姿态。一拨一拨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出出进进,聆听讲解,举手发问,好像美国的小学生一样。只是他们说什么我听不懂。

展厅模型中的军事集结。西班牙曾经强大,也曾经这里那里地占领了不少领土。但是后来渐渐衰败,退出了殖民地。不过南美洲很多地方都说西班牙语,使得西班牙语成了美国最大的外语语种。

连马都武装到了牙齿。只是面具上的护脸怎么是羊,或鹿的模样,有点奇怪。

托雷多大教堂建于十三世纪,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所有的旅游点都有救护车在守候。急救号码112.

这座教堂给我的印象是,其外部雕刻栩栩如生,富幽默感。人物形象智慧且滑稽。





而内部,第一次看到天堂的通道,和对天堂的描绘。我认为这是该教堂的一大特色。

刚看了一本书,讲一位牧师89年在车祸中短暂地失去生命90分钟,到了天堂,看到了所有过去认识的人,得到了极度的亲情和关怀,享受到从未见到过的美丽光彩和绝对优美的声音,忘却亲人忘却痛苦忘却时间和一切烦恼,感受于上帝的慈怀,因而留恋天堂的过程。又经历了回到人间所不得不经过的手术,各种治疗,康复以及不得不忍受的极度的痛苦,压抑,与世隔绝。为了报答他人的好意而必须具有的克制和努力,都使他觉得生不如死,就是因为天堂的经历使然。他后来为自己所经历的天堂生活向众人做介绍时,使得很多人感动到为自己的亲人离世而感恩。而皈依上帝,是人们去向天堂的必经之路。这本书名字叫“去过天堂90分钟”。在这个教堂里你可以看到人们对天堂的具体描述。虽然教堂的精致华丽宏大和其他的教堂不相伯仲,但是这个天堂入口会使你难于忘记这里是托莱多。
朋友说,看了好几个教堂,都不记得每个是什么样子了。我觉得因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基本上都没有忘记。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然活生生的教理教义,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深入研究的圣经(比研究资本论要深要细要普遍),都说明,宗教信仰存在是有其根据的。




流金的砖缝,使拱顶格外明亮。





从地面看天堂。
因为喜欢托莱多小城,所以多贴了几幅照片。
最后,我们还访问了圣多美教堂 (Santo Tome),看了那副非常有名的画作,叫做《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这幅画是不能拍照的。我把它从网上下载过后贴在这里。教堂里也在出售该作品的各种图片。但是不能对原作拍照。
这是网上的介绍,虽然简单了一点儿。
圣多美教堂是14世纪住在托莱多的阿拉伯人所建的姆德哈尔风格的建筑。珍藏有格里格的名画《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其名声主要来自珍藏在此的格雷戈的名画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这是格雷戈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世界名画之一。此画是1586年圣多美教堂的神父托格雷戈所画,以纪念已死去200年、曾为各 教堂奉献大笔资财的托莱多贵族奥尔加斯伯爵。该画明显分成上下两部分,下喻人间,把当时最显赫的贵族、教士及社会名流均列在其内,作者的儿子也在其中。画 面上,16世纪的人居然出现在14世纪死者的葬礼中等一些令人费解的笔触,显示了作者的绘画绝技。
(那只手右上方的脸就是作者自己,死者前立者是画家的儿子。死者身后的人都是当时社会名流执政者等,两位着金装搬动死者的人是上天下来的圣人。圣母脚下金发的使者,正在托着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