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纽约!


从公园中部往下城方向看。

路边路。实话来讲,哪条路上都是人,还挺热闹。

可以想象,夏天这里一定是绿树成荫。

三轮车,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传统技术出口。价牌上写着,3美元一分钟。我发现是带讲解的旅游。一分钟三美元,一小时180美元,8个小时1440美元,一个礼拜至少7200美元。就算开工率50%,一周还是3600美元。成本就是一辆慢慢折旧的三轮车和人工体力,就算加上知识讲解,比普通工作人员挣得还是多得多。

夏天虽然过去了,秋天还在。

一辆马车,据说是15分钟20美元,比不上登三轮车的。虽然乘坐马车看上去更高贵。幸好马穿了外衣,不然一定和我一样,冻得直哆嗦。

周末的娱乐,包括这种最简单的活动,滑雪下坡。小点的儿童最喜欢这种冬天的游戏。

这里有很多有趣的活动,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是他们很踊跃,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几个小孩在打冰球。小姑娘准备射门呢。

我和自由女神的情况差不多。这只是消息发布,告诉你怎么捐献防冬衣物。但是我很想问一问,能不能马上买一件。

三人乐队在卖力地演奏,有些歌曲很好听,使人不忍离去。很多人都上去照相。我看了一下,不说别的了,不收门票的演出,代价也是很昂贵的了。看那些设备,容易吗?看来对艺术的追求需要献身。追求商业效果的一定不是艺术。

三个人的近影。我想,他们得有另一份工作谋生,才能满足他们音乐上的爱好。美国这种人太多了。搞艺术的,很多都是穷人。

这只狗,头大,腿长,很有特色。不知什么品种的。

Lego-man,在这里娱乐大众,做摄影伴侣。

没人了,就自己跳舞。

一帮帅小伙和Lego-Man合影。这是不收钱的。

两个警察骑着马在巡逻。那马很高,我觉得我是上不去,必须要有上马石。

你知道警察在哪儿观察你?

救护车待命。全美国的救护车都是一个样子,和校车一样,都是永远一样。一辆救护车只拉一个人。救护车每走一英里,收大约200美元。所以要好好保重啊,这车坐不起,更不能经常坐。

这是一个过节地道的地面装置。很古色古香啊。

像不像中东一代的建筑风格?

但是雕刻就是欧洲风格了。

几个小冰雕,粗糙,好像昨晚上赶制出来的。但是放在这里,也很受欢迎。增添了一点情趣。

桥洞下面好漂亮,尤其是天花板。但是看到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心情有点沉重。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享受生活。他却自己躲在角落里,忍受着我所感到的寒冷。我不知道他怎么度过寒冷的黑夜。但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过去曾经在一个类似的机构工作过,也知道不少这类人的生活经历。但是有时候,你想不想帮忙,和别人接受不接受你的帮助,是不同的两件事。他选择这样生活,一定有他的道理。即使政府提供救助,他不要,你能怎么办?所以我尽量不大声喧哗,大笑,以防刺激到他人的神经,也不愿意让他人感到你的优越感。尊重他人吧,如果这是他要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在照相谋生。


从地道另一端看出去,是一个天使。是不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天使?

我只想做一个享受生活的普通人。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看着天使,或者在天使的羽翼下,心里不惭愧就好。

这个地方值得逗留,我觉得。

发现那三只垃圾桶很有韵味。

从公园看城市的东面。中央公园占地3.4平方公里。从1857年计划开始,到1873年建成,十几年的时间,多少投资,为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又知道一点,那是为了使人们能像样的生活。那时候经济远没现在这样发达,但是人的需求被包括进了城市的规划。眼光,心胸,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起,才使得寸土寸金的土地,没有被压迫在钢筋水泥之下。我越来越感到,前人的智慧不可低估。敬仰佩服欣赏,是我对这个公园的倡议者,建造者,保护者,志愿者,和观光旅游者的评价。

自然,怎么看都是美。尽管加入了人们的创意和修饰,但是没有天然,也就失去了人类创造思想的来源。

公园的西面。

还是西面。即使是人工,也刻意保持天然的本色。

自然与人类,本是同源。人类需要时时亲近自然,才使自己的生命永不枯竭。
前一篇:冬天公园寻找美(yzl)
后一篇:可爱的家乡-天津(4)--红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