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愉快但又不能不说的话题
最近,有两位非常熟悉的人突然离世了。一位是我的老同事,一位是我的远亲。他们都刚过60岁,平时身体健康,很能干,在家和单位表现杰出。走得实在是太快了,上天没有给他们留下处理后事的时间。对此事,人们议论纷纷,都在反思。
我常说,有两个地方最容易让人清醒。一是八宝山的告别室,一是无影灯下的手术台。前者你看到了离去的人,后者你可能离去。这两种地方您都去过吗?这真是不可不去,不能常去的地方。
反思一,人固有一死,不要怕,怕也没用。每个人都要自我进行死亡教育,这种教育不能光靠科学,还要靠传统文化,甚至要靠宗教,不展开说了。
反思二,人都有可能突然离去,许多随机因素起作用(除了疾病外,还有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等),实在是不可知。人们有N种办法来减少这种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面对这不能叫小概率的事件,怎么办?
60岁上下的湖友,少先队有一个口号:时刻准备着!学过俄语的几乎都会说。怎么准备,准备什么?愚见认为,要服老,要有老年意识;要放下,放开;要有紧迫感,尽量少留遗憾。
说得俗一点,您的资产、债权债务清理过吗?家人知道吗;您的各种许诺何时、如何兑现;您的各种遗憾如何匿补、如有梦想还努力去实现吗;您是否看到合适的衣服或鞋还嫌贵,而忘记您可能穿不坏它们了,等等。说到此,我想起夜间电视购物的广告:赶快行动吧!不要再等了!
对上述反思的反思,你太消极了吧!是,是消极,我一时想不出积极的招儿来。当下,奥运会赛得火热,湖里纷纷自发申报财产,还主动说明来源,各种博文精彩纷呈,你写这种话题,这不是泼冷水吗?是冷水,很冷的水。这只能怪ZL兄,他非动员湖友写东西,写东西要水到渠成,要有灵感,不能无病呻吟。你看,没写好,写反了。实在抱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