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旅游团在附近进行了一个两日游。目的地是行车四五百公里,到一山村的未开发完的风景旅游地。出发的头一天晚上看电视,深圳取消的梧桐山隧道及其他八个收费站的收费,心情很高兴。虽然我深圳没有私家车,但坐公车或他人的车,也经常感到广东的收费站实在太多。就是昨天坐车往返八九百公里旅游,还是没有在实际中感到高兴。回程路上,我特意问了问开车的师傅支付过桥过路费情况,他说,这次往返共经历了12次收费,一去7次,回程5次,共付出七八百块人民币。有人说,全世界收费高速路百分之90以上在中国,这话不知是否准确?
我们一行十人到达景区后,自然风光确实不错,但整个景区,也就我们这十个客人。自然,我们被安排景色最好的房间里,坐在竹制的阳台上,看山看水。心情良好。
第二天一早,没到起床的时间,我就起床了,拿着相机来到景区门外。一个附近村民正在景区门口路两旁种庄稼,我上前与其盘谈,没想到,这一谈,他干脆不干活了。他滔滔不绝向我说了起来自己心里的不满:景区本来是村里的地,前任村长一人当家,把这片地以300元一亩卖给了一开发商,期限50年。很多村民有意见,也没办法。这时我想,涉及村里土地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只村长一人说了算呢?是否应开个村民大会表决呢?这个村民向我说,他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开发商老板威胁他说,你再反映,就不要你老婆在景区上班了(800元/月),他感到很无奈。他之所以在景区门口种庄稼,是因为景区开发商没与村民商量,又向外(村民地)扩展了几米,而他种庄稼,是想阻止他人的侵占。
以上是否属实,我没时间核实,只是我这个来自农村的人对土地的特殊感情,我把我听到的情况发在湖里,图个心里平衡。就在我和这村民在景区门口说话的时刻,在我眼前十几米外的土坡下一对六十开外的农民老两口在那里采野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