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剧本《他乡红叶》序言及主题歌(薛文)

(2008-12-25 12:52:42)
标签:

杂谈

    经济系78级的薛文久居加拿大,也许是自小喜好文学,也许是思乡心切,近来,创作电视剧本,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说“26年,如弹指一挥间。当年南开求学的时光令人神往,令人难忘。大学成为我们大多数人共同的起点。我们不论身处何方,官居何职,或而富商大贾,或而学者名儒,都是同窗。莘莘学子,友谊常存。我们从京津故土之乡回到风雪寒冬的渥太华,让人深深领会故乡的温暖和他乡的严酷。上周是加拿大今年最冷的一周。渥太华气温零下20几度,风冷效应零下40多度。北部边疆更有地方低达零下65度。暴风雪几度席卷整个加拿大,从东海岸的圣约翰市到西海岸的温哥华。严寒和风雪使我们动了叶落归根,告老还乡的念头...”

    他借“马蹄湖”向各位老同学问好。

    我们也在此祝薛文、彭雁幸福、快乐。

    还有,谁有意投资拍摄这个电视剧,请与我联系。

    斑竹

序言:

  一直想把自己在加拿大多年来经历过的,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出来。不论是以小说,还是以剧本的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写成文字,码到纸上。但是一直被俗事缠身,为生计奔波,难得有大把的时间静下心来。不久前刚拿到CFA的证书时(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证书),我感到如释重负。无“考”一身轻。真希望这是此生最后一次考试。再也不必为利益优关的考试,从早7点到午夜12点连轴复习了。“头悬梁,锥刺骨”,年轻时耍两个礼拜还行。到了一把年纪,再干就是在自动缩短阳寿。直觉告诉我,到了该动笔的时候了。
  看了北京人在纽约,我就有写天津人在加拿大的冲动。但是题为《天津人在加拿大》未免有点东施效颦。《他乡红叶》这个标题还是因友人17岁的女儿相助而得。孩子的父母和我是老朋友了。当女孩在海外要考大学时,她父母把我的依妹儿给了她。让她向我咨询。女孩第一封电子信开头就抱怨从小在寄读学校长大。到了高中又被送到国外,远离父母,只身闯荡。接着向我提出两个严肃的问题:“1) 叔叔您说,我值不值得上这个大学?2) 如果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好?我妈妈爸爸选的专业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的专业国外又没有,我非常喜欢中文。”接到信后,我真是有点诚惶诚恐。脑海中只有她12岁时梳着两个小抓揪的印象,是个乖孩子。父母让唱歌就唱,让跳舞就跳,性格开朗,活泼大方。说实话我对教育孩子从来没有信心。自己的儿子就是放羊放出来的。但是又不敢落个误人子弟的罪名。就回信好言好语地开导她。我先引用加拿大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在北美85%的工作都要求有大学或大专以上的文凭。另外15%的工作多是工资很低,无技术的粗工。我说你如果不想一生都干这样的职业,也不想靠吃你父母或将来的丈夫过一辈子,上大学则是必须的。对于选什么专业,我说你妈妈爸爸选的专业我不十分熟悉。我觉得只要是新兴科学,朝阳工业就有前途。至于中文,我说我也很喜欢中文。但是喜欢并不一定要作为谋生的手段。完全可以作为业余爱好,业余从事创作。为了让小姑娘相信我不是信口开河地唬她,就把自己多年来想写电视连续剧的心愿告诉了她。并且列出几个剧本名字请她帮我选择。如:枫叶他乡红,他乡枫叶情等等。附带寄上了主题歌词(见下面)。很快小姑娘回信表示她听了我的话后,铁了心考大学,而且是妈妈指定的专业(我心想我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接着就评论起我的题目。她说,“据我多年的文学研究(听听,17岁小姑娘的口气和自信),中国成语之所以多为四个字,是因为四个字便于记忆,读起来朗朗上口。我看您的题目就叫《他乡红叶》吧。”而且对我的歌词提了几点建议(第二段第一句的“面对大海”就是她的主意。因为我经常面对安大略湖,很少有面对大海的感受)。我答应她,写好了,她将是第一个读者。说来惭愧,可能还有一年女孩就要大学毕业了,我的写作还没正式开始呢。
  对《他乡红叶》这个名字我很中意。首先它点出故事发生在加拿大。其次,枫叶正好象征着绚丽多姿的大千世界。记得有一年秋天,我载着4男二女单身一族去嘎啼诺公园(Gatineau Park)赏枫叶。一路上,红黄相间的枫叶如火如画,我们就象始终行驶在五色斑斓的油画里面。到了公园深处,停下车,年轻人顺着小路向前奔去。突然一位漂亮美眉心血来潮,说要找几片完美无暇的枫叶回去做书签。几位男士当然争先恐后地去效劳。我则留下陪着美眉说话。女孩耐心详细地给我讲解如何做枫叶书签。找到完好的枫叶后,洗净晾干。把蜡烛上的蜡熔化后,均匀地涂满枫叶表面的每个角落。主要是用蜡把叶子的气孔封死。再把着蜡的枫叶夹在书中。压平晾干。一个永不退色的枫叶书签就做成了。女孩答应做好后由我挑选两个书签做为酬谢。可是过了半天,几位绅士都尴尬地回来了。手里举着一簇簇折下的带红叶的枝子,让那女孩挑选。女孩看看,这个有残缺,那个有虫眼。或是颜色不好,或是形状不规则。竟然找不出一片完美无暇的枫叶。女孩子是个好脾气。说人尚无完人,更何况枫叶乎。谢谢你们费心了。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想这枫叶林就如同我们移民到北美的华人团体。远远望去,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好不羡煞人也。可是细细看来,又有几家是十全十美呢。发大财的过着太空人生活,夫妻两地分居。正上学的学生担心毕业后找工作。已经有工作的要考专业执照。什么都有了又要为孩子操心。等孩子们都长大了,身体健康开始找麻烦。正是这样不同境遇的家庭组成了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十全十美达不到,能有个六美七美就不错了。知足者常乐。 
  好的电视连续剧差不多都有个好的主题歌。常常主题歌比连续剧本身更有名(如水浒的“好汉歌”)。咱也来个剧本未动,主题歌先行。N年前,我就写好了这首:《乡音,我的歌》。并拟定作为今后剧本的主题歌歌词。歌词似乎白话了些。我自己有一种感受。每当心情激动时(喜庆或发怒),就想放声吼几句,发泄一下情感。但是,本人的英文还没好到足以能用英文歌曲表达心情的程度。而中文歌在加拿大又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放声唱出来的。我只想用这首歌唱出我们这些缺五音,少六律,背井离乡,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穷途潦倒的他乡客之情之感。很希望有音乐天赋的高手(或谁能认识有音乐天赋的高手)能给这首歌谱个曲。我觉得像西域刀郎那种苍凉豪放的风格就比较适合。

主题歌:
  乡音,我的歌
    
  多么想
  放开喉咙
  用乡音唱一首歌。
  不必讲,
  五音六律,
  不要管,
  抑扬顿挫,
  我只想用乡音,
  说出我 经历的失败与挫折,
  唱出我 心中的激情与欢乐。
  乡 音,乡 音,乡 音,
  只有你真正属于我。
  
  多么想,
  面对大海,
  用乡音唱一首歌。
  尽可以,
  泪流满面,
  纵情地,
  手舞足跺。
  我只想用乡音,
  讲出那 一幕幕生离与死别,
  消除那 一层层误会与隔阂。
  乡 音,乡 音,乡 音,
  只有你才最理解我。
  
  多么想,
  面对故土,
  用乡音唱一首歌。
  莫介意,
  黑发白发,
  只当是,
  花开花落,
  我只想用乡音,
  送走那 大江东去漂零人,
  迎来这 叶落归根他乡客。
  乡音,乡音,乡音,
  只有你永远伴着我。
 
     
  (本故事所有情节及人名,地名纯为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作者保留版权。未得书面许可,不得翻印转载,也不得改编成任何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作品。
  只对这一集,我想特别声明:我是在写虚构的故事,不是在编求职和面试指南。故事中所出现的环境,事件,和对应策略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作者本人杜拟出来的,不一定适用于现实生活。所以希望读者千万不要模仿效法。对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作者本人概不负任何责任。)  
 (作者旅居加拿大。来自天津。 )

电视剧本《他乡红叶》序言及主题歌(薛文)
薛文及夫人彭雁近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