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动态___宪法谈金融海啸

(2008-11-13 10:59:26)
标签:

金融海啸

世界货币体系

人口红利弊

产业政策

杂谈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还不曾淡忘,我们又见证了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金融海啸发生。专家对这场金融灾难的走向众说纷纭,百姓关心的是对于房市股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最近,《深圳商报》邀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就金融海啸展开讨论。宪法作为被邀专家,其看法也上了报。征得宪法同意,将其部分观点上《湖》,希望听到更多湖友的高论(cyp).

 

关于对20国金融会议,宪法认为:这次金融海啸,欧洲和各新兴经济体国家都纷纷指责美国滥用美元地位,都想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但从现在来看,全球货币体系尚没有衍变的迹象,更没有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宪法认为,金融海啸有三个方面的看点:第一个看点是金融市场本身,应该说截止目前,金融市场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了,原因也算找出来了,各国也采取了救市措施,效果也初步显现出来了;第二个看点是对实际经济的传导,这是现在正在进行的事,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不可能,问题是有多大。“金砖四国”值得重视。因为虽然金融海啸发源于美国,直接影响到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经济运行比较成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可预期的,可预期了风险就可控。“金砖四国”则不同,他们自身的经济体比较脆弱,抗冲击能力教差,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多,所以风险就更大。第三个看点是对国际经济秩序格局的影响。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的格局;二是国际金融体系。这可以有两个判断,或者有影响,或者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这事可就大了。目前还不好说,但特别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关于政府出手救市是否有效,宪法分析道:讨论各国的救市政策是否有效,实质是在验证凯恩斯主义是否有效。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比较乐观,认为凯恩斯主义是有效的,政府积极干预政策也是有效的,这次经济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不一样,不仅打击程度不一样,恐慌程度不一样,结构失衡程度不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没有凯恩斯理论,现在则是有了凯恩斯理论。如果凯恩斯理论有效的话,我认为美国会出现衰退,欧洲也会出现衰退,但衰退的局面会很快会扭转过来,不一定会出现类似上世纪30年代长达十年的经济低迷。

 

批评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日本已经出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凯恩斯理论并没有引领日本走出低迷,这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耗尽,导致银行储蓄倾向发生变化,出现负储蓄。储蓄结构的变化改变了银行的资产结构,这种突然的变化,在日本出现了连锁反应,导致金融模式出现了问题,进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出现问题。“人口红利”的最大问题是前一段高储蓄,后一段高消费,中国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机构认为,中国从2010年开始,“人口红利”将逐渐缩减,特别是中国长期的一胎政策,可能导致2013年出现负“人口红利”,这个背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关于欧美消费需求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和对策,宪法说,目前中国在此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确实占据了较有利的地位,进可攻、退可守,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比1997年金融危机是要大。但正是在这个骨节眼上,更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能不能在外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加快市场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更主动一些,还是更被动一些?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绝佳的时机。我们应该对此有预案。

 

(以上引自11月5日<深圳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