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有朋友从外地来,约我去喝茶。当起身告辞时,天色已晚,本应该赶紧叫辆“的士”打道回府,可望着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大街,我选择了一辆公交车。
北京的公交车,有一票制,也有分段计费的。如果你刷卡乘车,会有一些优惠。价格从0.4元---2元不等。我乘坐的是分段计费的公交车,价格是0.4元,可能十站以内都是0.4元吧。噢,真是太便宜了。
这是一辆里外全新、宽敞豁亮、双节的大型公交车,车上只有两、三个乘客。
我见售票员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就在她的旁边落座,和她攀谈起来。
她告诉我:“这是一辆刚刚上路的新车,由于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车队都换了新车”。说这些时,她显得很兴奋。
我环顾了一下车厢,说了几句泄气的话:“这挺漂亮的车,怎么没有装空调呢?冬天冷夏天热,怎么受的了呢”?或许空调车的票价偏高?我有点儿搞不懂。
望着疾速行驶的公交车,我问:“现在车辆都改单双号行驶了,是不是车开起来很顺,可以早一点下班啊”?
她摇着头说:“由于许多人出行都选择了公交车,所以,我的工作量也加大了”。
“噢?怎么讲”?我问。
她解释说:“原来我每天只跑四圈就可以下班,现在要跑五圈,工作时间更长了”。
她告诉我,以前公交的司售人员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后来是上两天休一天,现在是上五天休一天。每天两班倒。要么早出,要么晚归。
望着这位年轻的售票员,我想到了安全问题:“你们上班是就近,还是有班车接送”?
她说:“既不就近,也没有班车”。
我有些不解;“那你们下班以后,所有的公交车都收车了,你们怎么回家呢”?
她告诉我,如果上夜班,她通常都要打车回家,她说,她每个月2千元的工资,有四分之一要用来打车。
“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我有点儿惊讶。
她却平静的说:“没有办法”。
在将近十站的路程中,我们一直在聊,她还告诉我,她的家不住在市区,她每天带饭上班,她经常忙得连饭都吃不上,所有个人的困难都要自己克服。她说,司机比她还要更辛苦,这辆车从里到外的卫生也是他们这辆车的司售人员自己打扫的等等。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感叹和无奈。
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她一直在不停的报着站名,啥都没耽误。
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公交车,我的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据统计,在首都这样一个超大型的城市中,每天有2万余辆公交车在行驶,每天运送的乘客大约是1200万人次。地铁、城铁、公交车,共同构筑了首都庞大的交通体系。
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势不可挡,虽然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但是,如果企业能够适当的关注一下员工的疾苦,政府能够给他们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那么,首都的公交人就会多一份快乐,少一些无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