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日,这对很多人来讲注定是一个永远不愿想起、却又难以忘记的日子。就在几天前,我刚刚得知,失事直升机的副驾驶李月就是我校2005级的研究生。听到这一消息,当时在场的老师们都沉默了……他还不满28岁、今年才领了结婚证,那么上进的青年!
当人们还未完全从灾难所带来的悲痛和恐惧中恢复过来时,“灾后重建”这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又摆在了灾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面前。 6月12日一早,我和学校的一些年轻教师自发组成调研组,自带干粮来到了灾后的都江堰。
从大街上看,都江堰完全倒塌的房屋并不多,但走入小街小巷就会发现危房很多。在进行面上的考察和走访的同时,我们也来到了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聚源中学、中医院和媒体较少报道的新建小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带去我们对那些孩子们的思念。灾后已有一个月了,现场已没有当初的那种惨烈的场面,但站在废墟前,仍能感到灾难离我们是如此的近,近的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周围那些损失并不严重的房屋所形成的强烈对比,更增加了我们对“人祸”的愤慨。
著名的“二王庙”毁损严重;青城山和离堆公园(伏龙观)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灾区的群众大多还住在简易的帐篷里,第三产业还在慢慢恢复。特别是作为一个旅游胜地,都江堰的各个产业要恢复到常态,还需要很多很多……包括时间。
前一篇:天津的意大利风格建筑(康)
后一篇:看地震之后的桃坪羌寨 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