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夜致意 (lc)

(2007-12-25 12:55:25)
标签:

杂谈

IMG_3437.JPG
     我虽然不信教,但是圣诞节年年过。今天晚上,就是圣诞前夜,国内叫平安夜,似乎这一夜寄托着往后一年的平安和希望。
 

     早上,和儿子出去打了流感预防针。根据研究,流感预防针是最经济实用,也是最安全有效的大面积流感预防手段。过去历年为流感疫苗所作的预测都基本准确,因而疫苗能够有效地针对该年度疾病的特征。从去年开始,禽流感疫苗也被加入到疫苗当中。美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保证60%的居民都能得到流感预防针注射。我们因为工作需要,年年要打,为了防止我们的病人从我们而感染。今年更重要的是,州里对有可能发生的禽流感做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不管它发生还是不发生。不仅包括国际,州际之间的交通限制,也包括护理人员在流感危机中保证坚守岗位一条,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如果你还没注射流感疫苗(对鸡蛋过敏者除外),现在还不晚。

 

     近日来我们中西部一场雪接着一场雪,道路泥泞,又湿又滑。光是从第一场雪开始,就已经看到不少车辆滑到路边沟里去了。我虽然没掉到沟里,可是“久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昨天晚上去参加一个晚宴,就是在65迈的车道上开着25 到30迈的低速去的。虽然什么事情都没出,但是险情也是屡屡擦身而过。今天早晨出门,在外面终于因为停不住车,撞到前面的车身上。好在车速已经慢了下来,车保险杠没发现任何裂痕。不过我们还是按照州里的规定,互相交换了对方保险公司的信息,以防日后发现问题。临走时,互相还道了“Merry Christmas!”。我和儿子还议论,幸好事情发生在今天,但愿明天事事平安(儿子明天出门)。据报道,中西部已经因为大雪而导致19人死亡。我们没有预见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又不能因噎废食,该做的事情还得做。只是尽量小心就是了。光是从我撞车这件事上,我已经总结出至少三点经验教训。但是在车子将要撞到人家的车子上时,我就是再有经验,也不可能让事情完美地按照意愿发生。事后总结能不能对下一次起到预防作用呢?恐怕很难。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经常发生的,而且下一次情况就会不同了。

 

     和儿子在外面吃饭时,就讨论过饮食卫生。儿子说,他要尽量减少油腻食品,他的好朋友则要减少冰激凌。他们说好互相监督。因此,在我们的晚饭饭桌上,除了米饭,就只有一道西红柿鸡蛋汤,还有一道绿菜花。这就是我们的年夜饭。美国人过节时大吃大喝,然后新年开始减肥。其实说说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怪不得美国人都过度肥胖,而且趋势有增无减。现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成了公害,使得心脏病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车祸不说,发病趋势还倾向于年轻化。记得过去在国内时,干什么都骑自行车,那是多好的锻炼。现在生活居住和上班太远,去哪都开车,加上精神压力大,结果人们越来越不健康。上面说的三高,作用方向一致,都破坏血液循环系统,其结果不是心脏意外就是脑意外。不过,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的前提下,晦医忌药也是不明智的。很多疾病,像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是有多种有效治疗方法的,而且预后也很好。但是只有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佳效果。不求医的观念实在是太过时了,害怕医药的副作用也是不现实的。那等于放着求生的机会不用。

 

     其实生活中有多种道理可讲,比如吃什么补品,做那种锻炼,喝多少水等等。过去见过打公鸡血,甩手操,都时过境迁了。其实,生活应该以快乐为原则,健康则应以舒适为目标。这个舒适是指身体感觉舒服。天下没有一种对大家都有益的生活方式,大家只能各行其是,如果那样使你感觉好的话。这是指身体的感受,而不是指观念。

 

     还有一条一定要提及的事情是,千万养成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是最简单容易,也是防止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洗手千万不要用药皂一类的肥皂,因为含有抗菌素的肥皂容易导致体内细菌的抗药性。就用普通肥皂,在水龙头下充分地揉搓,冲洗。用洗脸盆并不科学,尤其是几个人用一盆水。实验证明,门把手,鼠标上的细菌多于马桶盖。所以饭前饭后,上完厕所都要洗手。洗手可以消灭手上90%以上的细菌。在疾病流行期间,洗手更重要。细菌无处不在,你消灭不了细菌,但是你可以使细菌不影响你的生活。

 

     我们这里的平安夜已经接近尾声。祝大家都平安愉快。发不发财并不重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有一种好的心境,周围的一切都归你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