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生物,所以有了寿命的长短。但是人又具有社会性,一个人的作用又是无法用自然寿命来衡量的,所以有了“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永垂不朽”、“青春常在”等等说法。
16日学校为杨先生举办庆贺百岁诞辰暨南开执教60周年庆典,杨先生致答词时说他要活到120岁,17日我和树宝去看望先生,谈到了养老的话题。先生说他的心里很年轻,所以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栏目、《老年时报》等新闻媒体找他作节目,他都回绝了,他认为自己还年轻。在庆典仪式上,主持庆典的国际经济贸易系总支书记刘重力教授在庆典结束的时候将美国诗人塞缪尔·乌尔曼八十年前的旧作《年轻》赠予参加庆典的全体嘉宾,让与会的每一位都很激动和感慨,庆典活动在高潮中落幕。
人的生理年龄固然是不可逆转的,而且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会为我们带来各种疾病、我们会脱离原有的工作岗位而退休,但是如何度过退休后的生活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记得不久前王骥曾在湖中评论3L大哥是:60岁的年龄18岁的心态(对不起,我没有找到原文)。这是3L大哥最可爱之处,每次见面他都给我们带来欢乐;雁征面对疾病表现出的乐观向上,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杨先生更是我们的楷模,面对种种磨难,他总是善待一切。正如天津九三学社送给先生的生日礼物——生命从百岁开始。人的年老与年轻是可以自己把握的,年轻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因生理年龄带来的不便,让我们快乐的生活。最后我也想借美国诗人塞缪尔·乌尔曼的《年轻》与大家共勉。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生活中的一股勃勃朝气。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气质。而六十岁的男人可能比二十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和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慌、缺乏自信心才使人佝偻于时间的尘埃之中。无论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他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地时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绝望的严冰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二十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耸立在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活到年轻的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