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雁征)

(2007-05-27 14:22:31)
 

    五一聚会的一大亮点就是京剧演唱会了。老孟自然是演唱会的主角。

    这是一年内第三次听老孟唱京剧,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不仅带来了专业乐队伴奏,还请来了著名专业演员伴唱,自然效果和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家伙什儿齐全,锣鼓点整齐,再加上京胡如杨宝森再世,台上台下互动,唱的高兴,听的更高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京剧本人略知一二,能听出一点门道。京剧唱腔讲究的是流派(特色)和韵味,唱马(连良)派就要有马派的味道。唱梅(兰芳)派就要有梅派的韵味,否则,没有人认可。老孟学的是余(叔岩)杨(宝森)派,正宗的京剧老生,这次演唱的几段杨宝森的代表唱段《洪羊洞》《捉放曹》《李陵碑》都是韵味十足,听的很过瘾。虽然没有像抗援兄说的那样,闭着眼睛,敲着扇子,含着茶水,最后,啪的一声,好!但那种感觉是有了。老孟学东西很下功夫,一般人比不了。学京剧是吃功夫的,不下力气是学不好的。每次听都觉得比上一次有长进,有韵味,不容易。小时候家里杨宝森的唱片有一大摞,对杨派还能听出点门道,老孟乐队里如果再加一把京二胡进来,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老孟这次演唱最精彩的当属“站在宫门叫小番”,这是一句嘎调,声调比通常的高八度还要高八度,别说一般人唱不上去,即使是专业演员也有许多人唱不上去。正是这句难度非常高的嘎调,曾阻止了许多京剧名家都不敢唱《四郎探母》。京剧大师谭富英(沙家浜主演谭元寿的父亲)是以能唱高调著称的,1947年他在上海天蟾剧场演出《四郎探母》坐宫一段,不知为什么,叫小番一句没有唱上去,台下一片倒彩,第二天各大报登出新闻报道次事,不得已,谭老板决定第二天再唱此戏!于是票价从3元被炒到6元,不想,第二天谭老板叫小番一句又没上去,再次轰动上海。谭老板为挽回面子,决定第三天再唱,结果票价从6元又炒到10元,打破了当时京剧票价的记录。您猜怎么着,还是没上去!从此,谭富英不在天蟾剧场唱戏!这是一段插曲。老孟叫小番敢唱就不简单了,而且唱的不费劲,可见功夫得了。

    老孟下次再来,估计要戴上行头,彩唱了!

    还有一段插曲也值得一提。3L大哥突然提出要学张(君秋)派的张老师唱程(砚秋)派的《锁麟囊》,简直就是要上演“关公战秦琼”,如同用美声唱刘三姐,张老师居然答应了,而且唱的有生有色,既不是张派也不是程派,说起来算是一个创举了!也不知道3L对京剧了解到多少,总之,乱点鸳鸯谱还是敢的,您别说,还真点出点名堂! 

    愿京剧事业发展!

    愿老孟越唱越好!

 

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2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4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5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6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7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8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wbr> <wbr> <wbr> <wbr> <wbr>(雁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