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迷雾
007是谁呢?
一份神秘的案卷摆在我的面前,案子还没破,案犯已经发出了最后通牒,以戒烟相威胁。这可是烟命关天的大事,湖领导着了急,非常重视,要求限期破案。这几天,我的脑细胞天天在开会,这些老资格的侦察员们,面对此案也都犯了难,扯东拉西,寻南找北,七嘴八舌,莫衷一是。这个007,真是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到地底下去了。好在他的屁股还蹶在外面,有些蛛丝马迹,不妨找找看。这些侦察员们虽然牢骚满腹,也还不敢抗命不遵。
007第一次露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男的;
2、我们组的,老相识;
3、看过007的电视剧,并且很感兴趣;
4、正在写“枯燥的论文”,好像是个学者。
全部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张俊山,俊山和我在一起,很随便,也很幽默,我们为了找老师问点事,也要你推我让,为谁先进办公室打鼓一番,嘻嘻哈哈20多分钟,才办正事。我还到他家看过电视,片名就是007,不过我对007兴趣不大,内容全忘了。当007再次露面时,张俊山只能被排斥了,因为又增加了几个条件:
1、海外兵团,
2、没有参加5月2日的同学聚会;
3、本人抽烟或对烟感兴趣。
我们组目前在国外的只有曹德祥与马抗援两个人,马抗援首先被排除,因为:(1)马目前在公司,没有写论文的必要;(2)参加了5月2日同学聚会;(3)文章风格也不像。那就一定是曹德祥了。
如果是曹德祥,我当然非常高兴。已经二十五六年没见面了,想啊!我记得刚毕业时,他分在了计委,我们单位推荐处长,我还没闹清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填上了曹德祥,后来才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毕业时在河东住,现在已经搬到河西了,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呢?想起曹德祥,我已是临案涕零,不知所云了。
但是把007指向曹德祥,也有几个疑点:
1、我不记得曹德祥向我谈起过007;
2、听说曹德祥在美国当公务员,公务员还写论文?难道美国的干部也给领导写讲话稿不成?
3、曹德祥是怎么知道5月2日同学聚会的?
还是迷雾重重啊。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外组的。如果是这样,就有点难为我了。我望着新编的同学“通讯录”楞了半天神,始终理不出头绪。凭感觉,如果是外组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张季人了。可我并不知道现在季人在干什么呀!
不猜了,罚就罚,我就等着看同学哈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