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随想(作者:俊山)

(2006-03-25 15:50:47)

     现在经常是为办事从马蹄湖旁匆匆而过,早已顾不上去欣赏湖内翠绿的荷叶、湖旁倒垂的柳丝、以及那掩映在湖心岛上的纪念碑。可是,这里虚拟的马蹄湖却能激起片片涟漪,使人回到四分之一世纪前那朴素的校园。

    二十八年前,也是像今天这样温暖的春日,来自十四个省、直辖市的91名同学来到了马蹄湖畔,就在马蹄湖旁的一食堂大厅,91个名字被写在了一张名单里,从此,91名同学共同开始了新的生涯。

    来到在七七级这个集体中使我有一种前所未有感觉。自己从小在班里一直是学习名列前茅,可是来到这个集体中遇到的同学却是个个知识渊博、谈吐不凡,无论是在讨论会上还是饭后的闲聊, 都使我大开眼界。相形之下,真是令我自惭形愧,唯有加倍努力,以求不被拉得太远。这就是入学时的感觉。

    那时的学习氛围紧张而和谐,其间又透着一种轻松。学习目的单纯,没有压力,倘若说有的话也是自己找的,学习只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因而课程之余还可广泛阅读以增广见闻。记得入学之初,有的同学为节省时间来学习,不去买饭,让同学捎两个馒头回来。反观今天出现在面前的学生群体,大家都在为着很现实的目标在学习——学分、保研、拿奖。没有了彼时切磋、交流、争论,再看不到下课路上从主楼争论到六宿舍的景象。记得那时,早上八点上课,七点半一过教室就坐满了同学,似乎都在抓紧这宝贵的半小时阅读外语。如今差五分八点,学生们才一个个手提装着刚买来早点的塑料袋来到教室。然而,我不敢说当年如何如何,因为,那早已是另一个时代的事,再说起这些让人感到你是个“前清遗老”。

    那时,每周六晚的校园电影是一大乐事,许多新电影刚刚上映就能在这里看到。晚饭一过,同学们就提着凳子来到电影广场。当然电影开场前同学间还不免要就学术问题讨论一番。记得一次与小曹讨论《资本论》里的一段话:在椭园中一物体落向另一物体的同时又离开另一物体。那次小曹的解释使我至今难忘.读报是校园生活一项重要内容,每天报纸送来大家都争着看,团支部的一份《中国青年》杂志更是十分抢手。班里的老周尤其酷爱读报,每天除了读班里订的光明日报等报纸以外,还必到校园报刊栏中阅读其它各大报纸。记得78年5月班里组织去北京参观历史博物馆,早上在永定门车站下车后,集合时老周没有在,小组的同学不禁问到,这老周又跑到哪去看报了?

    小组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织,小组同学是生活、学习及其它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以后的几十年中同一小组的同学似乎要更加亲近一些。

   回忆的闸门一开,往事如潮如涌,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