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婷<无题>鉴赏

(2009-12-28 11:18:21)
标签:

瓶子

转载

诗歌

杂谈

分类: 语文素材

无题

 舒婷

            

    一只小鸟,落在窗前的柴扉上。它乜斜着眼睛,偏过脑袋,时时扑拉双翅,向我唱了又唱。

    是告诉我飓风过后覆巢的忧伤?告诉我道路逐渐干燥,而且已走过一位捉蜻蜓的小姑娘?还是告诉我遥远的雾水、遥远的村庄?

    我听不懂另一个国度的语言。

    于是,我拿出我的小本子,握紧拳头,涨红了脸,朗读起我的诗行:灯笼花;礁石上的月光;映在宝蓝色天幕上那尖顶与圆顶的楼房……   

    我寻觅那小鸟,它已不知去向。

    我这才明白:在那最好的时刻,我们只该默默相望。

                                 

    还是那尽鸟。   

    它不是己经飞是了吗?

    可是,晨间在林荫道上,它颤悠悠的啼声洒下,如含着露水的清亮的阳光;傍晚它在我头上做花样飞行,象热恋中的少女经过心上人面前那么轻盈、自信。

    夜里,不知在什么地方(也许就躲在玉兰树上)。它芬芳的歌声象无数小蒲公英,轻轻降落在我的梦中。

    我醒来时想:我们把它叫做飞鸟的东西,更象一种无所不在的欢乐。

                                  

    我摆好纸和笔,做出诗人的模样。

    我的心是捕鸟机,就要放在柴扉上。

    早晨象无猜疑的孩子蹦蹦跳跳过去了;日午喘着气,不情愿地挨过了;傍晚时分,我哭了。因为那柴扉上,除了枯萎的白玫瑰,什么也没有。

    突然,在我心灵深处,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人人的心,都可能成为一只神奇的八音鸟吗?)。我们把它叫做欢乐的东西,也象飞鸟一样有自己的性格。

                                       (《榕树文学丛刊》,1981年第4)

【鉴赏】

    《无题》是舒婷写的一首情趣盎然、含义深远的散文诗。作者通过描写和小鸟的特殊“交往”,表达了对欢乐的看法。全诗共有三章,每章自成体系,而又各有联系,共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

    第一章,主要描写小鸟和的对话。

    小鸟栖息在窗前的柴扉上,它乜斜着眼睛,偏过脑袋,时时扑拉双翅,向我唱了又唱”。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使之人格化,形象逼真地写出小鸟对“我”“的亲近、信任和友好。但是,很遗憾,“我”听不懂它唱的内容。当“我”“握紧拳头,涨红了脸,朗读起我的诗行”时,它飞走了,因为它不理解“我”慷慨激昂的急切心情,也听不懂“我”的诗行。因此,作者带着满腔的惆怅说:“我这才明白:任那最好的时刻,我们只该默默相望”。“这才”两字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意,写尽了作者的失落、悔恨和企待。“只该默默相望”,说明在最美好的时刻,不能用语言去表达,而只能用心灵去感悟,去体会。这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作者的恍然顿悟,蕴含了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第二章,主要描写小鸟飞行和歌唱。

    为失去小鸟而忧伤时,小鸟又悄然而至,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小鸟飞来了,带来了歌声,也带来了欢乐。早晨,它在林荫道上颤悠悠的啼叫,“如含着露水的清亮的阳光”。作者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诉诸听觉的声音转变成诉诸视觉的阳光,形象地写出声音的清脆嘹亮。“傍晚它在我头上做花样飞行,象热恋中的少女经过心上人面前那么轻盈、自信。这是一个非常新颖别致的比喻,既写出了小鸟飞行时的优美姿态,又写出了它对的一片情谊。夜里,它芬芳的歌声象无数小蒲公英,轻轻降落在我的梦中。可见歌声的甜美悦耳,如催眠曲,伴随进入了梦乡。从清晨到深夜,从林荫道到玉兰树上,时时可闻小鸟甜美的啁啾声,处处可见它优美的姿态,这是多么欢乐啊!因此,作者无限乐观地想:我们把它叫做飞鸟的东西,更象一种无所不在的欢乐。换言之,欢乐就象飞鸟,它到处都存在。这表明作者对生活的信心。   

    第三章,主要描写寻找小鸟。   

   把心集中在柴扉上,企盼小鸟的到来。早晨象无猜疑的孩子蹦蹦跳跳过去了”。这是一个比喻,从“无猜疑”可知,在早晨“我”对寻找小鸟是充满信心的,而“蹦蹦跳跳”又可看出“我”的心情是欢快的,乐观的。乍看这个比喻,它的本体是早晨,其实应是“我”在早晨等待时的心理感受,这样写能使句子新奇,耐人寻味。“日午喘着气,不情愿地挨过了”。这是把日午人格化,用了“喘着气”,“不情愿”,写出了“我”在日午等待时已经沉不住气,有些不耐烦的焦急烦躁的心情。傍晚时“我”失望透顶,终于哭了,因为“我”找不到小鸟的踪影。就在这时,“突然,在我心灵深处,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这对于失望的“我”该是多大的安慰啊!“内心的欢乐也是可想而知了。因而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故意提出这样的疑问:“人人的心,都可能成为一只神奇的八音鸟吗?”显然不能,因为只有那种留有过歌声的心灵,才有这种可能。所以,作者说:“我们把它叫做欢乐的东西,也象飞鸟一样有自己的性格”。什么性格呢?那就是:欢乐不是你想找就可以找到的;只要你的心灵里有过欢乐,而且保存了欢乐,欢乐就会永远伴随着你。

  总之,全诗三章构筑了三幅意象,融合了浓郁的、跌宕起伏的感情,得出了三个沉淀了哲学思考的深刻的感悟性结论,结构相同,语意相关,并且层层深入,是一首构思别致、意境鲜明、哲理性强的散文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