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行,再次有立言
(2009-09-14 21:43:16)
标签:
杂谈 |
“校训.三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形象建设,提高我校核心发展力,在新建校时期,从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确立校训,提出“三风”要求。“校训.三风”的表述体现了我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概括我校的整体价值追求,蕴含我校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
校训:勤勤恳恳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禀承民族优良传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勤勉敬业,诚恳踏实,胸怀坦荡,公道正派。校训是一所学校精神所在,是师生必须身体力行的处事原则和立身之本,让师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人物。好的校训可以激励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校风:求真 求善 求美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人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是事物根本属性的三个维度。“求”就成了追求三种境界的勇气和作风。“求真”意在师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善”意在勉励师生与人为善,构建和谐校园。“求美”意在勉励师生在求真和向善的基础上,努力奋斗拼搏,通过诚实劳动,展示积极向上的生命之美。以科学态度,事业的情怀,艺术的修养追求教育的真、善、美。
教风:立德、立行、立言
——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行,再次有立言。古人将“三立”作为激励人生的“三不朽”。在今天,“三立”的内涵已经增添了时代的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立德: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学而不厌,不断完美老师品德学识修养。立行:积极行为,规范、改进、探索、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言传身教,做教学能师。立言:在实践之后对教育教学再次表达和反思,发表观点言论,写文章,积累经验,总结成果,丰富实践。“立德、立行、立言”循环往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成长过程,让教育成为事业。
学风:乐学、乐思、乐做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愉快教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色,教育目的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给他们提供想和做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民主和和谐氛围,让孩子乐学、乐思、乐做,乐此不疲,哪怕苦,也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心灵的快乐。更重要是培养孩子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终生发展的动力,让学习成为习惯。
校训:勤勤恳恳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禀承民族优良传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勤勉敬业,诚恳踏实,胸怀坦荡,公道正派。校训是一所学校精神所在,是师生必须身体力行的处事原则和立身之本,让师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人物。好的校训可以激励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校风:求真 求善 求美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人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是事物根本属性的三个维度。“求”就成了追求三种境界的勇气和作风。“求真”意在师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善”意在勉励师生与人为善,构建和谐校园。“求美”意在勉励师生在求真和向善的基础上,努力奋斗拼搏,通过诚实劳动,展示积极向上的生命之美。以科学态度,事业的情怀,艺术的修养追求教育的真、善、美。
教风:立德、立行、立言
——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行,再次有立言。古人将“三立”作为激励人生的“三不朽”。在今天,“三立”的内涵已经增添了时代的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立德: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学而不厌,不断完美老师品德学识修养。立行:积极行为,规范、改进、探索、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言传身教,做教学能师。立言:在实践之后对教育教学再次表达和反思,发表观点言论,写文章,积累经验,总结成果,丰富实践。“立德、立行、立言”循环往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成长过程,让教育成为事业。
学风:乐学、乐思、乐做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愉快教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色,教育目的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给他们提供想和做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民主和和谐氛围,让孩子乐学、乐思、乐做,乐此不疲,哪怕苦,也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心灵的快乐。更重要是培养孩子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终生发展的动力,让学习成为习惯。
前一篇:“五鹿嶽嶽,朱云折其角”浅释
后一篇:人在清凉国